§§第三章 弃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拿师长吓唬人,告诉你,我可不吃这一套!”正说着,通信员王豆豆跑了过来:“报告林团长,您午饭还没吃呢,我让炊事房刚给您热好的,快去趁热吃了吧。”
    看着两人向炊事房走去,刘美玉觉得跟这人软磨硬泡是没有用的,于是拉着金晓燕的手真的找洪师长去了。
    这就是林大锤和刘美玉的第一次相遇。这仅仅是个开始,说不定以后的故事会更精彩。
    洪涛走出师指挥部,他要去向军区首长汇报转入地方工作的准备情况。这些天他太累了,他仰起头,看着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广袤的大地阳光灿烂,顿时感觉舒畅了许多。就像每一场大的战役来临前一样,他总是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这些天他在谋划,在推敲,在落实。在尽可能把工作再想得细一点周全一点,尽量不让自己的决策在实践中出半点差错,唯有这样才能稳操胜券。尤其在大荒甸子上创办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大农场,这可是前人没干过的事。目前在物资的配备上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说白了,就是勉强满足转业官兵的开荒的口粮,还有一定的武器装备。办农场完全是白手起家,就连最原始的农具他也不能满足需要。而在人员的配备上则是更加缺乏。办机械化大农场最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眼下还是战争时期,上哪儿去找?跟上级要,怎么也要等全国解放以后。即便全国解放了,百废待举,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实在不行,就只能先依靠当地的老农了。现在去办农场的这些人都是将来新中国的宝贵财富。眼下在创业,吃苦是没办法的事,但是得让他们健康有保障,所以眼下还必须要有一名随团医生。另外这支开荒大军还缺少一名熟悉当地风俗历史地理人情的“老土地”,来当随团的生活生产顾问这些人光有技术还不行,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能吃苦,不怕死。要不怎么和大家一起去艰苦创业呢?在北大荒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基地,让新中国这一新生的婴儿有奶吃。上级的这一决定是很有远见的,眼下困难是还有不少,但未来肯定是美好的。克服这些困难不正是我们***人的历史使命吗?要相信未来: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就像这蓝天,阴霾只是暂时的。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收回了目光。刚要上车,只见两个姑娘急匆匆地向他跑来。
    “等一等!”刘美玉大声喊着,没想到这一喊真的把洪涛给喊住了。
    “首长--您是洪师长吧?”刘美玉气喘吁吁地边跑边问。
    “是啊,有什么事吗?”
    “我们找您是为了当兵。”刘美玉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
    “哦?你们俩是哪儿的?”
    “龙脉县的。”金晓燕抢着回答。
    “龙脉县?”洪涛一怔,情不自禁地说:“那可是个好地方,粮商云集,财通四海啊!”。
    金晓燕奇怪地问:“首长,您去过?”然后指着刘美玉对洪涛说:“她二叔家就是做粮食买卖的。”
    “我没去过,只是听说。那我问你们,你们为啥要当兵啊?”
    “首长,当兵有意思,骑马挎枪,南北转战,爬冰卧雪,多够刺激呀!我们是革命青年,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刘美玉像背书一样一口气说完。
    “那我再问你们,当兵除了不怕死,肯吃苦,你们还会点啥不?”洪涛看她们的样子说不定正是自己想找的人呢,于是进一步试探。
    “我叫刘美玉,是奉田大学学农业专业的,她叫金晓燕,是我的校友,学医的。我们在大学里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毕业前还参加过土改工作组呢,我们俩都是党员。您就批准我们吧!”刘美玉把自己准备好的理由全说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洪涛正犯愁的两件事,也许就这么轻而易举解决了。他激动地握住了两人的手,只顾着说:“欢迎,欢迎,太欢迎了!”
    “那我们还有一个要求。”刘美玉说。
    “什么要求?”
    “我们就要到你们围困长春的英雄团去当兵。行吗?”
    “行啊!”
    “可是人家林团长火气大得很呢!没招他没惹他冲着我们发哪门子火?”金晓燕终于憋不住,告了林大锤一状,也算出了口怨气。
    洪涛都能想象出当时林大锤那副模样,却故意说:“有这样的事?我一定好好批评他。这样吧,我还有事,我给你们写个条子,你们再去找他保管能行。”说罢,他从警卫员手中接过皮包,拿出张纸写道:
    “见持此条来者全都收下,好好看待,丢了人唯你是问。洪涛”
    刘美玉收好条子之后,洪涛仰望着蓝天,意味深长地说:“天高任鸟飞,看来你们俩注定要和我们这支部队一起去大展宏图了。不过,目前环境还很艰苦,困难还很多。要是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来找我。好吗?”说完上了那辆美式吉普车,车一溜烟地开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