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东的灾民,林大锤关心起来,“那他们是关东什么地方的?”
“这我就不清楚了。”阎永清想了一下又说,“他们村长叫沈大壮。咱这儿刚解放时,因为灾民太多,县里同意他们在这儿开荒建村,并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个村就是那个时候建起来的。交支前粮,他们村表现最好了。”
洪涛听说他们自己开荒种地建村交支前粮,立刻想到武大为他们,于是对两人说:“花子村的经验,值得推广。武大为他们应当向花子村学习,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人家建村,他们建农场。必要的时候,让开荒点的同志们来取取经,也可以请他们去指导指导嘛。走!我们看看去。”
车子开到了庙前停下,三人走下了车,沈大壮认得车上走下的闫副县长,便走了过来,阎永清一一给大家作了介绍。
林书记问:“现在地里的活正忙着呢,怎么有那么多人来这儿求神拜佛,都是你们村的?”
沈大壮解释道:“请洪专员、林书记不要见笑,这些人不都是我们村的,也有别的村的,我知道,***反对封建迷信,可我们不是在搞封建迷信。”
洪涛笑道:“烧香磕头,不是迷信这是什么”?
沈大壮指着正在向这儿走来的一位道长说:“这位是大和道长。”又指着庙上的牌匾说:“这是’五谷大和观’。这位大和道长就是看守道观的道人,别看有道士有道观,这可不是迷信,是秉承天意。”
见洪涛和林大锤不吱声,大和道长行了个礼说道:“首长,沈村长说的没错,这是天意,也是人意啊。”
洪涛笑着问道:“怎么讲呢?”
“你看这’和’字是天人共求啊,你们***也不例外,你们打日本打国民党为的就是个’和’字,国和,家和。可是’和’的前提是什么呢?我不说二位长官也明白,和字是’禾’旁边加个’口’字,禾为庄稼,口为嘴。’和’的前提是能吃上饭呀,没饭吃,什么追求全都子虚乌有了。’民以食为天’是古人圣训,既然是’天’,有天就有神。五谷天神是在替上苍为我们种的麻、黍、稷、麦、菽掌管着风雨,黎民百姓企盼风调雨顺,所以才来为五谷天神进香,百姓们关注自己吃饭的大事,不应该吗?”大和道长手执拂尘,谦恭有礼。
“说得好呀!”洪涛异常兴奋,“可你们这’花子村’的村名不好。全都自食其力了,为什么还叫’花子村’呢?我看就改名叫’人和村’吧。”
“好啊!”沈大壮高兴地说:“我们也早就想改名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村名,我们全村三百多口人闯关东的要饭棍、要饭筐早就扔了,就是扔不了这顶’花子’的帽子。我们在这儿开了6000多亩土地啊。”他激动地抓起一把黑土,把手一捏,然后摊开,“两位领导看看,有这黑得流油的黑土地,有***的领导,有五谷天神的保佑,这日子还愁过不富吗?”
林大锤赶紧问道:“现在,家家都有些余粮吧。”
沈大壮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一下子警觉了起来,马上改口说:“要说往肚子里填饭能接上溜还差不多,余粮么,肯定是没什么了--”。
洪涛捅了一下林大锤,对沈大壮说:“看到你们开荒,种地过好日子,真替你们高兴啊,等把地里的庄稼收完了,还要多开些荒,这北大荒,荒地有的是啊。”
沈大壮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多开荒,多打粮,日子才能更甜美嘛。两位首长,到村公所喝口水吧!”
“不了,我们还要到别的村去看看。”
离开了人和村,洪涛心里依然很激动。他对林大锤说:“这人和村的典型,你们要好好总结一下,既值得办国营大农场的武大为他们学习,也值得在全地区推广。沈大壮他们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垦荒队会遇到的。你们回去要抓紧研究一下,利用今年的秋冬两季,争取先开出十万亩地,明年开春就把地种上;然后再接着开荒,争取到明年这时候,能开出二十万亩良田,一个机械化国营大农场就基本成形了。要建设中华大粮仓,就要有向荒原要粮的气概,没点儿气魄,没点儿规模,怎么行?”
洪涛的宏伟蓝图让林大锤激动,但也引发了林大锤的忧虑:沈大壮他们村三百来号人才开荒6000亩,而武大为他们总共二百来人却要开荒二十万亩,这笔账让他感到肩上沉重的压力。看来光靠人力肯定是完不成二十万亩的开荒任务的。他向洪涛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洪涛见林大锤不但在听,而且在认真地算这笔账,很高兴。“光靠人力当然不行,不过,眼下你们是在创业,人手不足,经验不足,机械不足,资金更是没有,这些全都要靠你们去创造。人手不足嘛,可以从那些闯关东的人流中扩充,这连年战乱,南方不少地方又闹灾,粮食奇缺。不少地方整个村地往这儿来呢,他们可是开荒的好手啊,人手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经验嘛,人和村的经验可以借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