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仅仅只过去了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泗水村和响龙甸村的矛盾,便彻底愉快的被解决了。
不得不说,泗水村的生产队长王老实,果真是一点都不老实。
一看到泗水村这边明显打不过响龙甸村这边,那变脸的速度之快,愣是把徐林都给惊到了。
前一秒钟还怂恿着王铁柱那个大块头喊打喊杀。
下一秒,当村民们让他这个生产队长亲自上的时候,瞬间就倡导起了以和为贵。
而泗水村的其他村民呢,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看村里面实在是没有挑头的了,于是一个个的都开始耷拉起了脑袋,搁那装深沉。
响龙甸村的生产队长李棒槌多精明一个人,只是简单的察言观色,就看出了对方这是在蔫了。
于是当即趁着徐林大胜王铁柱的契机,就又支棱起来了。
两边的生产队长,相互握手,聊的有模有样的。
就仿佛是刚刚没有那一场激烈的争斗一样。
不仅如此,作为胜利的一方,李棒槌还大手一挥,让李三亮扛了半袋棒子面出来。
直接送给了泗水村那边。
还慷慨激昂,催人尿下的拍着王老实的手说了几句场面话:
“咱们响龙甸村和泗水村都是邻居。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团结嘛!”
“这半袋棒子面,我做主了,就算是我们响龙甸村给你们泗水村赔不是了!”
“以后大家还是好兄弟。”
瞧瞧这话说的,完全就把这平息两村恩怨的功劳,全给扣自己脑袋上了。
而泗水村那边,有了台阶下,生产队长王老实也是很识趣,当即就安排了两个村民,搀扶着已经失去了战斗力的王铁柱。
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响龙甸村,临走之前,徐林似乎都听到这家伙的心声:
“嗯,半袋棒子面,换铁柱这傻小子一顿揍,也不算亏!”
很多人都会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人普遍都还是比较老实的。
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部分。
因为另外一部分,这些人并不了解。
那就是在困难的环境下,人有的时候自私自利的本能还是会被放大。
这和民风纯不淳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则是源自于食物的匮乏。
这次泗水村说白了,之所以找上门,其最大的原因也在于此。
断了原先那条靠偷摸占便宜获取粮食的道路,泗水村的村民很快又寻摸到了新的办法。
第三天,泗水村的生产队长,便带着半袋子棒子面,来到了徐家屯。
并且找到了村长徐有福和生产队长徐利民,期望两位村里的长辈可以帮帮忙。
帮他们泗水村的说说情,看徐林的打猎队,能不能也让他们泗水村的村民,加入进来。
与此同时,徐林这一次也没有认吃亏。
自打他看出了响龙甸村的生产队长李棒槌,多少是有点利用自己的成分之后。
徐林也给了李棒槌一个下马威。
“李队长,两头大肥猪的事情,你们现在只用了半袋子棒子面,就给解决了。”
“合着我现在可成了坏人了,这可不行!”
“古往今来,帮忙也有帮忙的规矩,没有一袋子棒子面,我今天这腿啊,可挪不动了。”
“当然了,这可不是我徐林在讨好处。”
“主要还是为了以后打猎队的捕猎行动考虑!你说我这腿要是真伤了,以后兴许就不能带响龙甸村的弟兄们去打猎了。”
徐林这话算是提示的足够清晰了。
响龙甸的生产队长李棒槌呢,自然也是羞的一脸通红。
于是,二话没说,就让那个负责生产队仓库的年轻寡妇,也就是那个崔寡妇,给徐林装了满满一麻袋的棒子面。
这才哄着徐林一般人乐呵呵的回到了徐家屯。
“还是林子哥厉害,这稍微一出手,居然就是一袋子棒子面!”
“咱今天回去烙贴饼子吧,棒子面的贴饼子老好吃了。”
二柱子推着徐林的自行车,拖着那一袋棒子面,就忍不住畅想道。
“行啊,贴饼子好吃是好吃,不过就是每个硬菜,嘴里头没味。”
“二柱子,据我所知,你家里还有两只公鸡吧,年前买的一直没舍得杀,对不对?”
“准备留着后面配母鸡,下崽用的!”
“这样吧,你把其中一只公鸡贡献出来,今天我让你嫂子给你做一顿好吃的。”
“小公鸡炖土豆怎么样?再烙上贴饼子,保证把你们几个都香迷糊了。”
徐林哪里还能不知道自己这帮兄弟的小心思。
这满满一袋的棒子面,足有好几十斤。
而且呢,还是他徐林今天凭本事赚回来的,只属于他徐林自己,不用上交给村里面。
这种时候,不跟着林子混,还跟着谁?对不!高低也能混一顿好吃的!是不!
只不过,徐林其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这帮兄弟都是些啥样的吃货。
一看大家伙都惦记上了这新打的棒子面,干脆自己也顺水推舟,让二柱子这个吃货,也顺带着出点血。
“好啊,好啊,又有硬菜吃了!”
大力和徐凯开心的鼓掌起来。
“别啊,林子哥,我只是顺嘴一说........”
二柱子呢,则是哭丧个脸,把嘴撇的跟鞋拔子似的。
........
事情圆满解决,三个村的关系也恢复如初。
按理说,徐林后面的这些日子,是应该回到平静当中的。
但是,就在这件事情处理完拢共也不到一周左右之后。
他就发现,新的事情,好像是又发生了。
这天晚上,徐林正在和自己的媳妇陆月蓉,在那一张结实的木床上忙活着。
结果呢,便听到了村子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鸡叫声。
这些鸡叫声明显不同于平日里的早晨,公鸡看到太阳的时候,打鸣的声音。
反倒是很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比如黄鼠狼一类的,被吓的尖叫的声音。
徐林家里有产业,就没养鸡,所以一开始他也没咋上心,只是弄了两团棉花塞自己耳朵里,忙完了激动人心的事情,便沉沉的睡去了。
谁知,这第二天一大早,徐林打开自己院门的时候。
就发现了村子里有好几户养鸡的村民,正一人抓着一把鸡毛,搁村里的打谷场上吵吵。
“谁啊?这特/么谁家的畜生这么缺德啊?一晚上叼走我家两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