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谁?阴武?快堵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续,有更多的消息传过来了。
    宋国连续败了两次,兵力的损失却是不大,但像是被吓破胆了那样,死活要坚守“夫渠”这个地方,不愿意再挪动哪怕一步。
    驻扎在“巢”的韩厥和智罃得到命令,不用再去管其余什么事情,必须马上过来跟其余军团会合。
    晋国已经派出军团救援宋国,只是宋国自己不争气,锅不在晋国身上。
    并且!
    宋国的国君子成明确拒绝派出兵力征讨郑国。
    这样一搞,宋国跟晋国长久的联盟关系算是出现裂缝了。
    只是以目前的局势,晋国高层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宋国,要算账也是等以后。
    楚共王已经离开蔡国,原本是朝着宋国的方向行军,进入陈国的境内却突然转向朝北。
    他们这边一共有三个满编军团,还带上了陈国、蔡国和南方各蛮族,总人数大约是二十万左右。
    且不论二十万人中有多少战兵,光看数量其实挺唬人的。
    上一次,晋国集全国之力讨伐秦国,四个军团满编出击,再加上相应的辅兵,人数也就是三十万上下,并且还要算上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的军队。
    这一次,楚共王一共出动了三十多万人,明显就是在跟晋国别苗头。
    楚军北上之后,先是渡过颍水,已经抵达一个叫“鬼阎”的地方。
    看平面地图的话,晋军与楚军的间隔大约是一百八十里。
    考虑到交通不便,再来是不可能直线行军,哪怕都是朝着对方行军,两军按脚程来计算,起码要七八天才能碰头。
    当然,前提是楚军也向鄢陵进发。
    现在天上没有卫星,无法时时刻刻侦查对方的位置。
    再来是没有即时的通讯设备,友方发现敌军所在地,想通知也要耗费时间。
    晋军和楚军都不知道对方在哪,形成了一种战争迷雾的现状。
    “武,若是攻打‘新郑’,可几日破城?”魏琦问得比较严肃,并且有着很深的期待。
    晋军的三个军团一度距离“新郑”很近,却是进行了转移。
    他们所在的“棐林”距离“新郑”约是六七十里路。
    要是急赶一些话的话,两天左右就能抵达“新郑”城下了。
    吕武比较好奇的是魏琦这么问,是高层又决定打“新郑”啦?
    魏琦看出吕武的迷惑,说道:“楚军未现踪迹,元帅决意出偏师远袭‘新郑’,逼楚军来救。”
    既然是偏师,数量肯定不多的咯?
    看魏琦那么兴奋,又是充满了期待,极可能就是由魏氏来负责指挥。
    果然。
    魏琦索性就讲得明白透彻一些。
    这一次去攻打“新郑”就是由他来指挥。
    魏氏将会出动两个满编“师”,再加上吕武麾下的两个半“旅”,就是七个半的“旅”去攻击“新郑”。
    “新郑”是郑国的都城。
    郑国是个曾经称霸过的国家,后来虽然衰弱,却还是个二流强国,只不过是高层习惯投降了而已,并不是真的太弱。
    现在,郑国的执政子罕带一个“军”去攻打宋国,另一个“军”则是跟楚共王合兵。
    二流强国也就两个“军”的兵力,目前都不在“新郑”驻防。
    不过,那并不意味着“新郑”没有守军,起码还有郑君姬睔(gun)的直属部队,再加上作为一国都城有相当数量的贵族。
    哪家贵族还没点看家护院的武士?
    根据魏琦的估算,一旦攻击“新郑”将会面对起码一个“军”兵力的守军。
    现在的贵族对攻城和守城都不是太熟。
    魏琦要带上一万左右的士兵去攻打“新郑”。
    根据探报,作为郑国都城的“新郑”,城墙高度超过三丈,北面与南边筑有瓮城。
    另外,“新郑”城外还有一个永固的军城,长期驻扎约一个“旅”的守兵。
    魏琦就指望着吕武上演单人破门的壮举,再乘势杀进城内。
    “大大,若是守军未将门洞封死,武自然把握十足。”吕武没半点谦虚,却是多补了一句,说道:“我听闻郑人胆小,城内尚有三道护墙。”
    魏琦一听有些懵。
    那不是吕武的道听途说。
    他在南下时就派人装作商旅,去“新郑”提前进行了摸底。
    毕竟,他早料到晋国会攻打郑国,肯定是要事先侦查的嘛。
    只是,留下人手作为内应之类,则是没干了。
    不是怕被提前发现。
    纯粹是现在还处于讲“礼”的时代。
    真要那么干,九成九是能将计划成功实施。
    然后,名声就会彻底臭大街。
    先人半步是天才。
    早早跨越出几十步则是妖孽。
    而妖孽是要被烧死祭天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