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旧粮换新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户部尚书林如海出列道:“陛下,据各州县来报,如今关中总计共有近一百万灾民因受战乱之苦,无家可归。其中有近五十万人都朝着京城方向而来。
    如今,已经有近十万人逼近了京城。”
    正庆帝揉了揉眉头。
    又是一个天大的难题等着朝廷去解决。
    灾民年年有,或是因为天灾,或是因为人祸,或是二者皆有之。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如此多的灾民一下子全部涌向京城。
    要是处理不好,万一灾民闹起事来
    如今京城兵力不足,要是敌人没把大楚打败,倒是自己人把大楚灭了,那就有意思了。
    “众位爱卿以为朝廷该当如何处置这些灾民?”
    “五十万,灾民太多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是,连年打仗,国库本来就告急,哪里有那么多银子来安置这些灾民。”
    大臣们开始议论起来。
    却没人能拿出个章程出来。
    “首辅大人有何良策?”
    正庆帝开始点将。
    “回陛下,老臣以为,应该派州县官兵将他们拦住。如今京城兵力空虚,国库也不算富足,岂能安置下这么多灾民?若是放这些灾民入京,万一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伺机作乱,京城岂不危险?”
    正庆帝瞳孔一缩。
    何善宝这番话,连他都拿不准其心思?
    若说他忠心耿耿一心为他着想,担心有人趁机造他的反反正正庆帝不信。
    若说他包藏祸心,难道他这是想故意激起民变,对他有何好处?
    “不可!”
    方守皱眉反对。
    “自来流民可疏不可堵,堵则激生民变。
    如今俄国与我大楚交战,但京师尚稳固,应责令周边府、州、县设粥棚,安置灾民。
    户部也应该拿出钱粮,在城外设粥厂,搭草棚,供灾民修养生息。待得大战一止,流民自可散去。”
    次辅杨溥道:“方大人此言欠妥
    此非数万或者十数万流民,而是近百万!若全靠朝廷来养活,朝廷哪里有这么多的粮食和银子?
    如今国库存粮不过三十余万石,要是都给灾民吃了,那京中十万将士,还有边关的将士们吃什么?
    再者,朝廷也不可能耗干净到没有存粮可做应急用”
    “难道此事还不算应急大事?”
    “流民事虽大,但如何能大过边关前线?若是军队断粮,数十万敌军冲进大楚,到时候伤的可就远远不止现在这些流民了。”
    方守怒道:“那我们难道就这么放任不管?那可是近百万老百姓的性命!”
    “也不能不管,只是不能像方大人说的那样管”
    杨溥道。
    “哼!”方守冷哼一声,不再与他多话。
    事实上要不是这次的灾民实在太多,他都不会与杨溥争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治学,没想到晚年还会被正庆帝提入内阁。这些年,他可少有在朝堂上与谁起争执。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该如何对待这数量庞大的流民之时,刑部员外郎张子文突然出列道:“微臣张子文有事启奏!”
    “奏。”正庆帝道。
    “微臣要弹劾太仓驻天津管粮官屠蜚,尸位素餐,贪污渎职,常年倒卖太仓谷,中饱私囊,以至于名为五万石新粮的天津分仓居然只有数百石新粮,其余全部为积年陈粮。有的甚至是已经超过十年的陈粮,早已霉烂到了极致,已经污浊、腐蚀了仓库,就连老鼠吃了这样的‘粮’都要病死。
    此等行径实在罪大恶极之至。
    臣还要弹劾天津知府何济柴,权欲熏心、贪污受贿,为屠蜚这样的贪官污吏做保护伞,甚至为了帮助屠蜚掩盖罪行,派人暗杀臣派去暗访的户部衙役,还公然威胁奉命办差的微臣
    此等罪行昭昭的官员,实在是我大楚朝堂的毒瘤,臣请陛下诛此二人,以正朝廷纲纪!”
    正庆帝面色难看至极,道:“果有此事?”
    林如海出列道:“户部出了如此纰漏,微臣实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罪,请陛下降罪!”
    “林爱卿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就算真有此事,也是底下奸人作祟,与爱卿无干。爱卿执掌户部也不过一年有余,户部又事务繁琐复杂,哪里可能方方面面俱到。降罪就免了,还是把张子文所奏之事审查清楚才是。”正庆帝明明方才就已经是含怒欲发了,没想到这林如海主动请罪,竟惹得正庆帝怒气消散,还反过来安慰他
    当真令众臣心中好不是滋味。
    其他人要是犯错,何曾见正庆帝如此温言软语过?
    “谢陛下不罪之恩。”林如海自然也不是缺心眼到硬要正庆帝治他的罪。
    本来今日之事就是他和张子文商量好了的。
    “太仓在京城素有‘天、地、玄、黄‘四大谷仓。这四大仓常年存粮数量都在七十万石以上,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