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突然,草原上并没有什么防备,种谔带领的骑兵部队还算顺利。不过他们的考验,是将要到来的寒冬,现在倒是还不算什么……</P>
就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在金肃军,在天得军等等的契丹的西方边境,在河东、河北的边境,大宋发动的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P>
契丹九百万人口,常备兵力不足三十万。这是历史上估算数据。但是现在,契丹的兵力绝对超过了三十万。</P>
因为如今的大宋,带给契丹的压力太大。如今的王言,更是让契丹寝食难安。王言练兵牛逼,打仗猛,阴谋阳谋都能招架,之前干西夏的时候,契丹是眼看着的。</P>
虽然契丹比西夏强,虽然契丹可以按着西夏爆揍。但是说到底,自己的损失也不小,也没有在军事上灭亡西夏政权,那就是还不够强。</P>
他们清楚王言不讲武德,清楚如今的大宋在王言的影响下一样不讲武德,他们对双方之间的战争,有着充分的认识。</P>
所以近几年,他们也一直在练兵,防备着大宋的偷袭。</P>
单是西线防备王言,这边从南到北就驻扎了许多的部队策应,再往东去还有许多部队支援,总计十余万的兵力,堪称防守的密不透风。</P>
这个兵力数字,基本上是估算出的王言手下的军队,来了个一兑一。契丹这几年安排了不少的细作,或者是高价收买一些情报。</P>
这种事儿是没办法避免的,总有不以为然的人,总有贪财的人。双方在边境有榷场,往来频繁,很多消息都在那边交易。所以相应的,王言也有安排细作,也有购买消息,都是互相的。</P>
甚至于他联络的人,级别还要更高呢,玩情报,搞煽动,契丹一样不好使……</P>
此外除了西线这边十余万的军队,契丹在河北、河东那边的南线还有二十余万大军,跟宋军对峙着。</P>
也是因为兵力的增多,练兵的开支增加,已经走下坡路的契丹,靠着九百万人口来养这么多的兵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那么他们要做的事情,自然便是收重税。所以这两年,契丹境内的百姓过的并不好。不是区分胡汉,是不论汉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不好。</P>
这些当然都是战争的利好条件,是如同对西夏的战争那般额,可以鼓动百姓们投靠支持的。何况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王言是如何对待那些西夏百姓的,可是早都在契丹境内流传了。还有什么,比看到大军中数量众多的西夏人,而且一个个笑着跟人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的呢。</P>
所以战争开打以后,范仲淹等人那边中规中矩,虽然打了个突然,但是兵力数量在那呢,双方基本上打了个有来有回。</P>
而王言这边,战争的走向就不一样了。堪称摧枯拉朽。契丹以为坚固的防线,一触即溃。</P>
这一次的战争,当然还是王言指挥的,不过他还是一贯的不微操。将领都是他选出来的,他充分信任。只要跟在大部队后边,随时做好部署,如此稳扎稳打,一路横推就是了。</P>
他主要做的工作,其实不是打仗,而是快速的开始对已经打下来的地区的治理。他这次不只是带了本路的士子,周边地区的士子也都给拉了过来。什么成色以后再辨别,快速、平滑的接手打下来的地盘才是重中之重。</P>
契丹的地盘很大,此时又是车遥马慢。</P>
他们最先收到的是南线的战报,感觉比较稳,紧接着便慌忙的派人去问西线的战事,然后就开始慌了。</P>
因为在短短的八天时间,虽然大战的主力战场只推进了百里,但是有两路部队,一路奔袭四百余里,直插丰州,另一路也走了四百里,而它要进攻的方向,是大同。</P>
大同府,是契丹的西京所在,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这边知道消息要更快些,已经先组织了抵抗。但是契丹的中央朝廷,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那边。</P>
二十万大军交战,都被人家突破了封锁,打到了后方,怎么看也不是可以信赖的。</P>
正在他们争吵着如何应对,派谁去指挥战争的时候,他们也终于收到了草原上有骑兵在向东快速突进,并且卷了上万草原骑兵的消息。</P>
众所周知,草原的骑兵战斗力是相当强大的。这在于他们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精通马术,精通骑射作战。这是地域富裕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