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言则是被授为将作监丞、通判杭州。</P>
当然范纯仁跟冯京也有前边的官衔,不过是比王言低一些罢了,都是大理评事。</P>
宋朝的官名是很长的,比如当朝文相‘推忠佐理功臣、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上轻车都尉、平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袋’的文彦博。</P>
王言以后加了馆阁的职,再封了勋爵,还有其他的兼职等等,也是一行都写不完全的……</P>
听到被最后念出的有关于自己的安排,王言有些诧异的挑了下眉。他倒是没想到会给他安排到杭州去,现在看来,他这个被保守派的欧阳修收为弟子的有一些改革思想苗头的选手,很受改革派的待见。</P>
所以出此言的原因,在于现在的杭州知州是范仲淹……</P>
随着吏部官员宣布任命结束,又是等了几息,王言等人拱手下跪行大礼:“臣等叩谢陛下!”</P>
赵祯又是摆手:“众卿平身。众卿初为官,必要……”</P>
又是一顿官方的套话,要王言等人为国为民、忠君爱国,好好做官,不得贪赃枉法祸乱民生云云。</P>
到这一步,科举的所有流程都已经走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到吏部登记、领了告身文书以及官服,接着就可以各回各家。在上任之前,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让新上任的官员回家去安排事情,一应事务安排妥当以后再去上任。</P>
赵祯笑呵呵的看着肃立在前的王言,问道:“听闻王言早已同扬州通判之女定亲,就等及第以后成婚,是不是要多宽裕一些时间上任?既如此,多与你修养一月。成婚以后,再往杭州赴任便是。”</P>
“但凭陛下做主。”</P>
“你才名满天下,今朝登堂入室,做了状元,不知有何感想啊?”</P>
“陛下在给臣出题呢。”</P>
“怎么,好大名声的王子言不敢应承?”赵祯有些慵懒的坐在不大的龙椅之上,圆润的脸都是笑容。</P>
王言蹙眉凝思不语,过了几息以后,对着赵祯拱了拱手,随即就在殿内迈开了步子,好像曹子建在世……</P>
左走三步,他朗声说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P>
哗的一声,在场的群臣开始嗡嗡嗡起来。不要以为有钱人、有权人就有多么的高素质,张嘴骂人照样不离妈,聚在一起时也是一样的乱哄哄。</P>
群臣惊讶于王言在这曹植在世的才气与逼格,这样的一副画面,在他们的眼前上演着,他们成了这画面的背景板。再加上令人难以忘记的,王言的年轻,实在是让人忍不住的感叹。也就不由的同身边人小声交流起来,上千人一起交流,可不就是成了菜市场。</P>
赵祯没有制止嘈杂,就坐在那里笑眯眯的看着大宋国宝展示才气。能于闹市不受影响,自然也是令人赞叹的优点,他很期待。</P>
只见王言右走了三步,顿了下脚,随即更大声音的说话。他又是用了发声技巧,声音穿透了群臣的聒噪,余音绕梁。</P>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P>
他说的铿锵有力,铁骨铮铮,甚至带了些许的杀气。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群臣们也安静下来,一时的为王言风采所摄,更为着时间蹉跎的快刀剜着心尖。</P>
“好!”</P>
却是赵祯抚掌叫好,他笑着点评起来,“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今日之事传出去,这一首绝句定然流传千古啊。甚好,甚好!”</P>
他的话音落下,群臣开始附和起来,二十个字,他们从各个角度夸了起来。开玩笑,谁还不是个进士了……</P>
如此热闹了好一阵子,笔墨纸砚伺候,王言现场写下了这一首诗,又给这一首王言文抄的诗起了个名字,叫‘己丑三月十八于崇政殿应圣问以制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都交代的清晰明了,大家留名,以后又是一段佳话,甚好甚好。</P>
终于便就此散了伙,一行人直往吏部而去,领取告身、官服。途中,大家互道恭喜,互祝青云直上。</P>
但是到了吏部,范纯仁却是搞出了事。因为他不受官,说是要照顾老父亲。显然,范纯仁还是懂事儿的,没有在之前大朝的时候给赵祯找事,而是来到吏部再说,让吏部再往上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