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砍砍砍!砍的大唐官都不够用了!开科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当李世民下定决心要跟突厥碰一碰的时候,对内,自然要先展开一波大刀阔斧的规整!
    首当其冲的,便是改律!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胃四个重臣马不停蹄的伏桉了两个月,终于是把《武德律》删繁就简,重磅推出《贞观律》!传阅天下!
    从它颁布的那一天起,大唐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环境将变得更加和谐!
    而与此同时,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之后,《贞观律》也增补了不少条文,其中就有“出入律”,专门对出入国境的人员进行了规整,并对出入国境的商品货物增添了关税,针对不同的货物种类,赋予一成到六成的抽税。
    当这条律令出台的时候,朝中不少大老都松了一口气。
    还好,生意还能做……只不过是把原先分给边将的分红,交给了朝廷罢了。
    这其实也是好事,毕竟光明正大的了嘛,不用再偷偷摸摸的经商。
    哦对,中间还有一条插曲。
    皇帝不动声色的派遣了几路钦差,查办了几位在边关叱吒多年的将领,以贪污、滥用职权、职务侵占等数条重罪,抄了他们的家。
    个中滋味,只能说懂的都懂了。
    而与此同时,朝廷大裁员亦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地的官员及在京官员在三个月内陆续进长安考核,优胜劣汰。
    这工作量,差点给长孙无忌累趴了,李世民只能派房玄龄顶上。
    最终,成果斐然。
    臃肿的朝廷,最终被横噼竖砍,精简到了647人。
    地方官,亦是进行了大换血,以至于治理天下的人手都有些不够用了。
    砍!
    砍砍砍!
    管你东南西北,先砍完了再说!
    当李世民坐在东宫,看到面前的这份简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
    “辅机啊,玄龄啊。”
    他望着面前两个身形都消瘦了不少的心腹重臣,赞叹道,
    “这……精简人员是好的,择优而用也是好的。”
    “就比如在朝廷这边,你们将3000多人的内廷,削减到了600余人,这是很好的事儿!”
    “历朝历代,恐怕也没有哪一朝的朝廷这么干净利落的,人少了,效率反而还高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极好!”
    两个大臣顶着黑眼圈,却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
    因为听皇帝这话的意思,似乎还要转折。
    “但是啊……”
    果然,转折来了。
    只听李世民无奈道,
    “对地方上,你们也不能太过于粗暴嘛。”
    “有些官员,的确是不太行,能力平庸,不求上进。但也不是不能用嘛!”
    “一下把他们都裁撤了,地方上无官可匹,无人治理,那是要出乱子的。”
    “比起乡间地主乡绅治理,总归还是朝廷命官治理来得好,哪怕庸一点,这治权不能空出来,让出去哇!”
    他稍稍一顿,朝着一旁喝茶的徐风雷道:
    “听明,你说是不是?”
    徐风雷一笑。
    “既然陛下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要彻底摒弃旧事物,那这阵痛期就是难免会出现的。”
    他轻声道,
    “既然做了,就做到底!若顾这顾那,咧开了口子,那就会让许多人钻这空子,最终改革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了。”
    “臣想,两位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咬牙狠心,一撸到底的。”
    两人闻言,皆是点头赞同。
    “太师所言极是。”
    房玄龄拱手道,
    “事实上,臣已经将标准一再放宽了,可奈何多数地方官员还是够不上,且是远远够不上!”
    “用尸位素餐来形容他们都客气了,要臣说,那简直就是脑满肠肥,一无是处!”
    “若这样的官员继续启用,那贞观朝也不会好了!”
    长孙无忌亦是附和道:
    “是啊陛下!不是我们太苛刻,实在是他们太不堪呐!”
    “这……”
    李世民叹息了一声。
    “说到底,都是武德朝留下的烂摊子,再往前推推,那都是隋朝留下的摊子了,父皇这些年来,都没怎么招揽人才,就这么得过且过。”
    他感叹道,
    “现如今,却是要朕来收拾。”
    “这可真是……这样一个大唐,看似强盛,可若不是朕与你们撑着,它能好得了吗?”
    这话还真不是李二自夸。
    要不是有他这个文治武功拉满的皇帝励精图治,再加上这般顶级文武大臣帮衬着。
    眼下这大唐,八成也要短命!
    “唉!”
    李世民捧着手中的简报,扶额道,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选一批优官良官,以充实各地官缺。”
    “三位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