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改律,议《贞观律》!砰砰砰,胖揍李承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御桉前,用朱笔勾勒着名单。
    他的下方,房玄龄与杜如晦皆坐。
    这两位虽然只是三品的尚书仆射,却是大唐名副其实的宰相,坐在这两仪殿内,皇帝有任何疑惑都可以随时问政。
    “这秋决的犯人,怎么如此之多?”
    李世民翻了两页,不禁皱眉道,
    “我大唐,有那么多死刑犯吗?”
    一页页看过去,名字密密麻麻,给他看得都有些郁闷了。
    死刑犯多,说明刑事桉件多。
    这亦代表他这个皇帝治政有问题呀!
    毕竟上古圣君治下,可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而那些昏君治下,才会大盗频发,霍乱四起。
    “回陛下。”
    房玄龄抬头出言道,
    “今年死刑犯之所以多,并非民间有贼害,主要还是对谋反势力的清算。”
    “比如燕王罗艺、凉州都督李幼良等反王,他们虽死,但部族、亲属,皆要清算,皆是坐谋反之罪,当处于极刑。”
    李世民默然。
    “有无辜的么?”
    他稍稍有些动恻隐之心,问道,
    “亲族除外,对谋反之事完全不知情的,未策应的,有吗?”
    “有。”房玄龄点了点头,“罗艺、李幼良虽反,但除了小部分亲卫亲信以外,多数部属并未景从,而是被裹挟,这也是他们为何落败那么快的原因,我大军一到,他们便倒戈了。”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
    “对,这些人也要判处死刑吗?”
    他指着名册道,
    “弃暗投明,算是有功吧?”
    李二的脑子很清楚。
    这些反王及其家属,那一定是要斩草除根的,纵然有无辜之人,他也不会心软。
    但那些部下、将领,却没必要赶尽杀绝。
    当年他打江山,不也是把一路路反王的部下收归己用,才越战越强的吗?
    这些反王旧部,如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现在不也忠心耿耿嘛!
    有这些正面教材在,李世民自然不忍将他们尽数斩杀。
    “是有功。”
    杜如晦开口道,
    “但按照《武德律》,谋反坐罪者一并处死,这是铁律,没得商量。”
    “所以,他们必须要死。”
    李世民眉头紧皱。
    “不对,不对。”
    他摆手道,
    “不能这样,这是不对的。”
    “先不讲律法,朕从朴素的情感来说,他们罪不至死,把他们关个五年十年,哪怕是流放都行。”
    “死罪,太重,不可轻用啊……”
    稍稍一顿,李二看向两位宰辅,询问道:
    “能特赦否?”
    “不可。”两人异口同声,皆是摇头,道。
    房玄龄沉声道:
    “纵然大赦天下,也有十恶在不赦之内,这谋反罪就是第一条。”
    “此外,陛下现在特赦一批,将来若又有反王将领谋反,是否还要再特赦?”
    “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事情,陛下最好不要去做,这有损于唐律的公正威严,会让大臣和百姓藐视律法。亦会让后世帝王轻视唐律,肆意纵权。”
    李世民:“……”
    他扶了扶额头,神色有些无奈。
    皇帝的权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所作所为,不光凭自己的喜好,更得在乎后世的影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啊……
    “不过,《武德律》似乎的确有些不适用于现在的国情。”
    杜如晦忽的道,
    “陛下或可修改唐律,颁布新的律法,为《贞观律》。”
    李世民:“?!”
    改唐律?
    这他倒是没想过,毕竟律法是国家的基础,略加改动,都会影响天下人!
    “如晦说得有理。”
    房玄龄赞同道,
    “历代君王新政,多会改动律法,或严格或宽仁,皆有风格,这也是向天下人传递陛下您执政思路的好机会。”
    “陛下,当有自己的风格。”
    在两个宰相的言说下,李世民明显有些意动。
    “改律,改律……”
    他喃喃道,
    “风格,对……”
    “朕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父皇不一样的风格。”
    念叨了几秒后,李二的念头逐渐坚定。
    “好!”
    他沉声道,
    “要改律,贞观当有《贞观律》!”
    “这是一桩大事,要紧事!你们传旨下去,用过午膳之后……申时吧!”
    “议政大臣都到政事堂论政,包括那些散官大夫,在朝五品以上的能来都来,不准缺席,特别是徐风雷,最近他都缺席好几次了!”
    两位宰相相视一眼,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