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刘一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非常精彩。”
    她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却也维持着初次见面的得体距离。
    苏宁与她轻轻一握,注意到她的指尖微凉,食指侧边还沾着一点新鲜的墨迹,显然是刚做过剧本笔记。
    “刘老师太客气了,叫我苏宁就好。”他得体地回应,握手的时间短暂而适度,“期待接下来的合作。梁思申这个角色很有深度和挑战性,相信刘老师你一定能诠释得非常出色。”
    初次照面,两人都展现出专业演员应有的分寸与礼貌。
    三天后,剧组举行了正式的剧本围读会。
    正是在这里,苏宁才真正见识到刘一菲令人钦佩的专业素养。
    她饰演的梁思申与宋运辉有多场激烈的观念交锋戏,尤其是那段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政策的激烈辩论。
    “宋老师,在您看来,积极引进外资,难道就等同于出卖国家利益吗?”刘一菲念着台词,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坚定。
    周身的气场也随之改变,完全进入了那位自信,受过良好西方教育、试图以新观念冲击旧体制的海归精英角色状态。
    苏宁立刻被带入情境,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地接上:“梁小姐,我们或许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在外资和技术涌入的洪流中,守住我们自己的工业根基和民族品牌的未来。”
    两人的台词交锋精准有力,节奏分明,言语间的机锋与理念碰撞,让在场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
    孔生导演在一旁听着,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显然对这对重要搭档初步展现出的化学反应相当认可。
    围读会结束后,刘一菲主动拿着剧本找到苏宁:“苏老师,刚才那段关于技术引进的台词处理,我觉得宋运辉的反应或许可以再增加一丝层次?梁思申虽然言辞犀利,立场鲜明,但她内心对宋运辉的学识和品格是抱有尊重
    的,并非单纯的挑衅。
    苏宁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刘一菲是那种沉浸在自己世界、话语不多的演员,没想到她对角色心理动机的理解如此深入和透彻。
    “你的感觉非常准确。”他立刻拿出自己的剧本,用笔在相应段落做着标记,“宋运辉这边的反应,他的固执和强硬,背后深层其实是源于对国家工业自主发展的深切忧虑,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而并非针对梁思申
    个人。”
    两人就这两个复杂角色的塑造细节、动机把握,站在会议室角落讨论了近一个小时,直到双方的助理前来催促下一项日程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离开时,刘一菲难得地对他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却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和苏老师讨论剧本,对戏,感觉很舒服,很有收获。”
    “我也是。”
    随着拍摄的深入,宁波的天气愈发寒冷,苏宁也越发欣赏刘一菲身上那股不显山不露水的敬业精神。
    在拍?梁思申冒雨连夜赶到工厂宿舍寻找宋运辉澄清误会的那场关键夜戏时,正值一股强寒流侵袭,片场实测气温只有五六度。
    刘一菲穿着单薄的秋季戏服,在冰冷的人工雨水中反复拍摄了七条,全身湿透,冻得脸色苍白,嘴唇控制不住地发紫,身体微微颤抖,但她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抱怨,每次导演喊“开始”,她立刻就能进入情绪状态。
    “要不要先暂停一下,喝点热的暖暖再拍?”一个拍摄间隙,苏宁示意自己的助理赶紧拿来保温杯,他接过递向刘一菲,“是姜茶,驱寒的。”
    “谢谢苏老师。”刘一菲接过杯子,双手捧着,小口地啜饮着,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没关系,还能坚持。这场戏里梁思的情绪是焦急、委屈混合着坚定,不能因为天气冷就让表演打折扣,那股气’一泄,再提起来就难
    了。
    她的这番话让苏宁印象深刻。
    在这个普遍浮躁、追求速成的名利场中,能够如此沉下心来,对表演怀有敬畏,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演员,实在难得。
    后来有一次,刘一菲的助理在帮苏宁这边对接日程时,悄悄多说了几句:“苏老师,其实一菲姐最近压力特别大。为了演好梁思申这个海归经济学者,她开机前特意推掉了所有商演,秘密去高校旁听了三个月的国际贸易和宏
    观经济课程,还私下找了很多八十年代回国的老海归做深度访谈,笔记都记了好几大本。”
    苏宁这才恍然,她那些精准的专业术语吐露,对角色海外背景带来的思维方式的细腻把握,以及台词底下丰富的潜台词,原来背后都付出了如此艰辛且不为人知的努力。
    然而,在整个拍摄期间,苏宁始终清醒地把握着与刘一菲相处的分寸。
    他不会像一些人那样刻意献殷勤,也不会故作高地刻意疏远。
    当刘一菲在表演上遇到瓶颈或困惑时,他会以同事和戏中搭档的身份,坦诚地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