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汇通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平面上,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
    北平,燕王府。
    暮色四合,书房内烛火摇曳。
    朱棣将一张十两面值的大明支票平铺在紫檀木案上,指尖轻点着票面上精美的图案,发出笃笃的轻响。
    “道,你如何看允通这孩子弄出来的新鲜玩意儿?”
    姚广孝立在案前,手中佛珠不急不缓地转动。
    他俯身仔细端详那张支票,目光在纹路间逡巡良久。
    “水印清晰,纹路精细,暗藏玄机。”他声音低沉,“这般工艺,便是工部匠作监也望尘莫及。贫僧仔细比对过,每一张支票的纹路都分毫不差,这等精准,已非凡人之力可为。”
    他忽然将支票举向烛光,“王爷请看,支票上的图案都暗藏“大明‘二字,边缘金属线在光下流光溢彩,防伪手段堪称绝妙。更奇的是,这纸质坚韧异常,水火不侵。”
    朱棣接过支票对着烛光细看,但见那金属线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水印层次分明,不禁赞叹:“确实精巧。允通今年才七岁吧?竟能经营起这般事业。道衍,你说他背后是否有人指点?”
    “贫僧倒觉得,这正是最令人心惊之处。”姚广孝缓缓放下支票,“若真是有人指点,反倒不足为惧。可若是皇孙自己的主意......”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抬眼看向朱棣:“王爷可还记得去年孝陵学堂那份《格物》教材?”
    朱棣神色一凛,手指无意识地在案上敲击:“你是说......那些新奇学问,都是允通自己所创?”
    “贫僧仔细研读过那些教材。”姚广孝眼中精光闪烁,“其中算学之精妙,格物之深奥,绝非寻常儒生所能及。更不用说这钱庄的经营之道??存贷相济,票据流通,俨然自成体系。若真是七岁孩童所想,那.......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侍卫通报声。
    很快,一个风尘仆仆的侍卫快步走进,呈上一封急报。
    “王爷,西安来的急报。”侍卫低声道。
    朱棣展开一看,冷笑道:“二哥倒是精明,已经往大明钱庄存了五万两。听说他用支票支付军饷,省去了押运银两的麻烦。这下可好,连西北的军需都用上这新鲜玩意儿了。”
    姚广孝微微颔首:“秦王殿下镇守西北,军饷运输确实是个难题。这支票轻便易携,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听说上月有一批军饷在潼关遇劫,结果土匪抢去的全是支票,在当地根本无法兑付。”
    “哼!何止二哥。”朱棣又从案下取出一叠书信,“三哥在太原用支票采购战马,五弟在洛阳用支票支付工匠薪俸,连十一弟在成都都开通了兑付点。现在大明十三省,哪里没有大明钱庄的票号?这允通,倒是比他父亲更懂得
    经营之道。
    姚广孝忽然问道:“王爷可曾试过用支票在北平采买物资?”
    朱棣挑眉:“道你也建议本王用这支票?”
    “非但要用,还要大用特用。”姚广孝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王爷不妨想想,若是北平民间都习惯使用支票,将来......”
    朱棣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你是说......军需?”
    “正是。”姚广孝压低声音,“支票轻便,不似银钱笨重。若遇战事,调度军需岂不方便许多?更何况………………”
    他指了指支票上的暗记,“这支票流通到哪里,大明钱庄的耳目就通到哪里。王爷何不借他的耳目,为己所用?毕竟,现在最想知道各藩王动向的,可不是我们。”
    朱棣沉吟片刻,忽然问道:“道衍,你说父皇对此事是何态度?”
    “陛下圣明,岂会不知其中利害?”姚广孝意味深长地说,“但陛下既然默许,想必另有深意。或许......是要借皇孙之手,整顿我大明的钱法。毕竟宝钞之弊,已非一日之寒。”
    朱棣走到窗前,望着南京方向,语气复杂:“允通这孩子......若真是天纵奇才,倒是大明之福。就怕......”
    “王爷是担心,皇孙锋芒太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朱棣轻叹一声,“朝中那些老臣,岂会坐视一个七岁孩童掌握如此财权?”
    姚广孝合十行礼:“王爷睿智。不过眼下,我们不妨静观其变。这支票该用还得用,毕竟......”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能省去押运银两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朱棣终于露出笑容:“说得对。传令下去,往后王府一应采买,优先使用大明支票。另外,从府库再拨三万两存入钱庄。
    “诺。”
    待姚广告退后,朱棣独自在殿中沉思。
    他再次拿起那张支票,对着烛光反复端详,忽然发现票面右下角有一行极小的字迹:“汇通天下”。
    “好一个汇通天下......”朱棣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那行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