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偏此时要去北疆?”
苏宁知道瞒不过祖父,便半真半假地说道:“孙儿听说舅舅常茂也在军中,他性子急,孙儿想去劝诫他谨言慎行。”
他取出一份图纸:“另外,孙儿设计了一种新的辎重运输车和野战炊事车,想借此机会试验一番。”
朱元璋接过图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你可知此次北伐的关系重大?”
“孙儿明白。”苏宁郑重道,“正因为关系重大,孙儿才更要去。孝陵学堂的学子们整日读圣贤书,却不知战场凶险。孙儿想带几个优秀的学子同去,让他们见识真正的边疆。”
朱标还想说什么,朱元璋却抬手制止:“标儿,让他去。”
“......“
朱元璋走到苏宁面前,仔细端详着这个年幼却气度不凡的孙子:“允?,你要记住三件事:第一,不得干涉军务;第二,一切听从冯胜大将军调遣;第三,时刻注意安全。”
“孙儿遵旨!”
等到苏宁离开谨身殿后,太子朱标不解地看向朱元璋问道,“父皇,为何要答应允通?战场上实在太危险了。”
朱元璋目光深远:“标儿,你可知道允?为何一定要去?”
“他说是为了见识军阵,还有劝诫常茂......”
“不止如此。”朱元璋摇头,“允通这是担心常茂中了别人的圈套。这孩子,心思缜密得不像个九岁孩童。”
“父皇是说有人要设计陷害常茂?”
“哼!冯胜与常茂虽是翁婿,但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在军中威望甚高。若是有人想要挑拨淮西将领之间的关系......”朱元璋没有说下去,但朱标已经明白了。
“可是允?去了又能如何?”
“让他去吧。”朱元璋淡淡道,“也该让有些人知道,大明三皇孙不简单。”
三日后,一支特殊的队伍从南京出发。
苏宁乘坐特制的马车,带着三十名孝陵学堂最优秀的学子,在五百精锐护卫的护送下向北行进。
临行前,苏宁将马和叫到身边:“马和,我走之后,商行和钱庄就交给你了。记住三件事:第一,所有与北平燕王府的交易,都要详细记录;第二,若有人打听我在北疆的行踪,一律不予回应;第三………………”
“若皇爷爷和父王对大明钱庄和明?商行动手,切记不可有任何的反抗,还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任何人都别想触碰到我们的核心。”
马和郑重的看向眼前的苏宁点了点头,“是!皇孙,奴婢明白了。”
北上途中,苏宁并没有闲着。
他让学子们每日记录沿途地理、民情,绘制详细的地图。
每到一处驿站,他都会召见当地的商人,了解边疆贸易情况。
“殿下,”一名学子好奇地问,“我们此去北疆,真的能见到打仗吗?”
苏宁望着窗外苍茫的景色:“不一定能见到打仗,但一定能见到战争。”
二月初,冯胜率领大军抵达通州。
中军大帐内,众将正在商议进军策略。
副将蓝玉率先开口:“大将军,末将愿率精骑为先锋,直取庆州!”
然而一旁的傅友德却是摇头道:“庆州是纳哈出的前哨,必然戒备森严。不如先出松亭关,步步为营。”
大将军冯胜沉吟片刻:“傅将军所言有理。传令:出松亭关后,分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以为据点。”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大将军,燕王殿下派人送来密信。
“噢?”
冯胜展开密信,脸色微变。
常茂见状问道:“大将军,燕王在信中说了什么?”
“燕王提醒我们,纳哈出部下多有动摇,可设法招降。”
“什么?招降?”
当夜,一场大雪覆盖了北疆。
蓝玉望着漫天飞雪,突然心生一计:“大将军,末将愿率轻骑雪夜突袭庆州!“
冯胜犹豫道:“不可!雪夜行军,风险太大。”
“正是大雪,敌人才会放松警惕!”蓝玉信心满满。
“可是......”
“大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以为不可能的,敌人也一定会同样认为。”
“好吧!切记要量力而为。”
“是!大将军。”
果然,蓝玉率领精骑冒着大雪突袭庆州,元军措手不及,平章果来被斩。
消息传回,明军士气大振。
一个月后,苏宁的队伍抵达大宁卫,这里是明军的前线指挥部。
站在城墙上,他能远远望见明军连绵的营寨。
“殿下,”随行的学子好奇地问,“为何大将军要分兵筑城?”
苏宁解释道:“这是稳扎稳打的策略。修筑城池可以巩固后方,保证粮道畅通。当年曹操征乌桓时,也是采用类似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