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弟的子弟一个都跑不了!”
    “何止如此!”一旁的鹤寿侯张德邦补充道,“兵部正在制定《监军考核条例》,据说监军若发现将领有不法之事而不报,要与将领同罪!这是要把咱们的子弟往火坑里推啊!”
    蓝玉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的勋贵:“诸位兄弟,事到如今,咱们必须联手了。再各自为战,迟早要被各个击破。”
    “国公爷有什么主意?”众人齐声问道。
    “第一,”蓝玉竖起一根手指,“我们要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监军制度可以推行,但必须有所限制。比如监军不得干预作战指挥,不得随意弹劾将领。”
    “第二,”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我们要让子弟们明白,他们首先是蓝家、徐家、常家的子孙,然后才是大明的监军。血脉亲情,岂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第三,”蓝玉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皇上和太子明白,大明离不开我们这些老将。北元虽败,犹有余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没有我们,谁来保家卫国?”
    众人纷纷点头,但东莞伯何荣仍担忧道:“可是国公爷,现在三皇孙深得圣心,我们若是公然对抗……………”
    “谁说我们要对抗?”蓝玉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我们要顺应’新政,但要让它推行不下去。”
    三日后,朝会上果然再起波澜。
    朱元璋刚提出要扩大监军制度的试行范围,凉国公蓝玉就出列奏道:“陛下,监军制度实为良法,臣等衷心拥护。然监军责任重大,若任用不当,恐适得其反。臣建议,首批监军当从立有战功的将领中选拔,如此方能服众。”
    这话看似支持,实则暗藏杀机。
    若真有功将领中选拔监军,那选出来的还是他们这些勋贵的人。
    不等朱元璋开口,苏宁便出列反驳:“凉国公此言差矣。监军重在教化、监督,与战功大小无关。若按国公所言,岂不成了以战功论德行?”
    蓝玉针锋相对:“郡王殿下年幼,不知军中情形。没有战功,如何服众?”
    “服众在于公正,在于与将士同甘共苦,不在于战功高低。”苏宁从容应对,“况且,若按国公的逻辑,文官是否也要立战功才能为官?”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都为三皇孙的机敏应对暗自喝彩。
    蓝玉脸色铁青,还要再辩,朱元璋已经开口:“允通说得在理。监军选拔,重在德行才能,不在战功大小。此事不必再议。”
    “是!陛下。”
    退朝后,蓝玉愤愤不平地对几位勋贵道:“看到了吗?皇上现在完全被这个孙子蒙蔽了!”
    “国公爷,硬碰硬看来是不行了。”曹震低声道,“不如………………”
    他做了个手势,众人会意。
    当夜,凉国公府密室中,几位心腹将领齐聚。
    “从明日起,”蓝玉吩咐道,“你们要在军中散布消息,就说监军是来夺权的,是要让文官来管咱们武将。”
    “另外,”他继续道,“让弟兄们对新来的监军’热情’一点。他们不是要同甘共苦吗?那就让他们好好体验体验军中的“苦’。”
    接下来的一个月,监军制度的推行果然遇到了重重阻力。
    新上任的监军们在军中处处碰壁,有的甚至被孤立排挤。
    消息传到苏宁耳中,他并不意外。
    如果真的推行顺利,反倒是不可思议了。
    “皇孙,蓝玉这是要跟咱们硬扛到底啊!”马和忧心忡忡。
    苏宁淡然一笑:“他越是这样,死得越快。”
    “皇孙的意思是?”
    “你去查查,蓝玉最近还和哪些人来往密切。特别是.......北平那边。
    马和一惊:“皇孙怀疑蓝玉与燕王有勾连?他们俩可是大明公认的死对头啊!”
    “狗急跳墙,什么做不出来?”苏宁目光转冷,“不过这样也好,正好给皇爷爷一个动手的理由。
    ......
    三日后,毛骧向朱元璋密报:“陛下,凉国公近日与燕王府往来密切,多次派人前往北平。”
    朱元璋冷笑:“这个蓝玉,果然不安分!还有,这个老四太让咱失望了。”
    “另外,”毛骧继续道,“三皇孙殿下似乎早有预料,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
    “哦?允通又做了什么?”
    “殿下通过大明钱庄,向受排挤的监军们提供特别津贴,助他们安抚军心。同时还让明通商行以成本价向这些军营供应物资,帮助监军们在京营收买人心。”
    朱元璋闻言大笑:“哈哈,好小子!这是要用银子砸开一条路啊!”
    此时,清晏阁内,苏宁正在接见几位备受排挤的监军。
    “诸位受委屈了。”苏宁温言安抚,“但请记住,你们代表的是朝廷,是皇爷爷。一时的困难,动摇不了推行新政的决心。
    一位监军感激道:“多谢殿下支持。只是那些将领处处刁难,实在难以为继。”
    “本王有一计。”苏宁取出一份名单,“这些是京营军中级将领名单,他们大多出身寒微,在勋贵将领手下不得志。你们可以从他们入手,许以前程。
    “殿下的意思是?”
    “告诉他们,”苏宁目光深邃,“跟着新政走,才有出路。固守旧制,只有死路一条。”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冬天,大明军中的新旧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将决定大明未来的走向。
    站在清晏阁的窗前,苏宁望着飘落的雪花,轻声自语:“蓝玉,你的反抗,只会加速你的灭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