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晓君是何等敏锐的女子,她清晰地捕捉到苏宁说出“我娶你”时,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郑重与灼热。
那不是一个男人在情浓时的敷衍或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近乎破釜沉舟的承诺。
这份沉甸甸的真情,像一股暖流,瞬间冲垮了她心中因范琳、因刘桃、因那些若有若无的绯闻而筑起的堤坝。
她深知,像苏宁这样的男人,身边永远不会缺少诱惑,他的世界也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广阔复杂。
要求他立刻斩断所有过往,变得如同普通恋人般专一透明,既不现实,也非明智之举。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斤斤计较他的过去,而在于能否牢牢把握住他交付过来的,指向未来的那颗真心。
于是,陈晓君做出了一个清醒而坚定的选择。
她将那份对“唯一”的渴望暂时妥帖地收藏起来,不再让猜忌和不安消耗彼此的情感。
她选择相信他此刻的誓言,并以一种更成熟,更包容的姿态,走进了他的生活。
她不再仅仅是“光怪陆离”那个兢兢业业的助理,或是躲在暗处见不得光的暧昧对象。
她真正成为了苏宁名副其实的“红颜知己”,深度接触和过问苏宁的方方面面。
这个角色,超越了简单的工作伙伴或情人,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羁绊与融合。
在工作上,她是苏宁最锐利的矛和最坚实的盾。
陈晓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将MBA所学的商业逻辑与在剧组积累的行业经验融会贯通。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执行命令,而是开始参与战略规划。
当苏宁为新项目的投资方向举棋不定时,她能连夜整理出详尽的行业分析报告,用数据和案例说话,成为他决策时最重要的依据。
同时替苏宁筛选过滤掉无数不必要的应酬,巧妙周旋于投资方、平台和创作团队之间。
一次关键的融资谈判陷入僵局,对方代表态度强硬。
陈晓君没有正面冲突,而是在茶歇时“偶遇”了对方夫人,几句关于孩子教育的贴心话,瞬间拉近了距离,间接为下午的谈判创造了转机。
她总是这样,无需声色俱厉,只需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醒或一个从容不迫的安排,便能将潜在的风险化解于无形,为苏宁守住了一片能专注创作的宁静。
在生活上,陈晓君是苏宁最温暖的港湾和最清醒的镜子。
陈晓君将他在杭州的豪宅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记得他胃不好,总会提前备好温养的药膳;记得他挑食,会悄悄叮嘱私厨调整菜式。
那个曾经冷清、缺乏烟火气的空间,因为她的存在,开始飘散着家常菜的香气,阳台上多了几盆绿植,书架上杂乱的文件也被分类整理好。
这里不再只是一个临时住所,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她更深知他精神上的需求。
当他带着一身酒气和疲惫从名利场归来,她从不急切追问,只是默默递上温度刚好的解酒汤和柔软的居家服。
当他因创作瓶颈或外界压力而烦躁易怒时,她会安静地陪在身边,有时只是播放一首他喜欢的冷门爵士乐,有时则用行业里新听到的趣闻转移他的注意力。
她不再苛求他时刻报备行踪,而是用信任和体贴,构筑起一种让苏宁感到前所未有舒适和依赖的松弛感。
一次,苏宁凌晨三点灵感迸发,冲到书房工作,出来时发现客厅留着一盏暖灯,陈晓君在沙发上睡着了,手边还放着一杯为他准备,已经冷掉的牛奶。
那一刻,苏宁心中涌起的暖意,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更真切。
最重要的是,陈晓君开始不着痕迹地融入并影响苏宁的圈子,重塑着自己的身份。
她会以“光怪陆离”影视公司合伙人的身份,得体地与范琳沟通项目进展,语气专业,态度磊落,巧妙地淡化了过去可能存在的尴尬。
当然她也会以晚辈的姿态,在探班时向孔生等资深导演虚心请教业务问题,言辞恳切,赢得了业内的尊重和好感。
她让所有人逐渐看到,她站在苏宁身边,凭借的不是暧昧关系,而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价值与能力。
陈晓君用一种近乎“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自己变成了苏宁生活和事业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
她不再仅仅是渴望被他保护的藤蔓,而是成长为一棵能与他根系缠绕、并肩承受风雨的木棉。
她明白,唯有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重要,才能让那句“我娶你”的誓言,不仅仅是一时的感动,而成为势在必行的未来。
而她,正朝着这个目标,步履沉稳,目光坚定。
陈晓君靠在苏宁的肩膀上,俯瞰远处西子湖畔的夜景,“苏宁,抽时间带你回去见见我爸妈好不好?”
“好!你来安排就行。”苏宁却是没有任何迟疑的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