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修罗眼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96年9月,上海HK区某小学四年级教室。
    “苏宁同学,请用英语回答这个问题。”戴着圆框眼镜的英语老师李萍点了最后一排那个总是走神的男孩。
    教室里响起几声窃笑。
    大家都知道这个插班生是从北方来的,说话还带着唐山口音。
    前几次英语课连最简单的“Hello”都说不利索。
    苏宁慢吞吞站起来,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TheIndustrialRevolutionfirstbeganinEngland,notonlybecauseoftheaccumulationofcapital,butmoreimportantly,theemergenceofnewtechnolo
    gieslikethesteamengine......“
    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惊掉了全班同学的下巴,几个音节在教室里清脆地回荡。
    李老师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教案从手中滑落。
    “你......你之前学过英语?”
    苏宁困惑地眨眨眼:“没有啊!就是觉得应该这么说。”
    他顿了顿,突然换成标准的普通话,“老师,课本第35页有个语法错误,被动语态那里......”
    下课铃响后,同学们围住苏宁七嘴八舌:“你英语怎么突然这么好了?”“是不是请了家教?”“再说几句听听!”
    苏宁被问得发惜,正不知如何回答,一个金发小男孩突然挤进人群:“Excuseme,whereistherestroom?“
    “出门右转到底。”苏宁脱口而出。
    然后自己也愣住了。
    他居然听得懂,还会回答。
    放学路上,苏宁踢着小石子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
    路过南京东路时,几个外国游客正对着地图争论不休。
    “Pardonme,”一个戴牛仔帽的大胡子拦住苏宁,“DoyouknowhowtogettotheBund?“
    苏宁的嘴巴像有自己的意识:“Gostraighttwoblocksandturnleftatthebigclock.“
    “Thanks,kid!”大胡子惊喜地塞给他一张十元纸币,“You‘realifesaver!”
    苏宁盯着手里的钱,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如今的苏大强靠打零工挣钱维持开销,父子俩居住的也是嘎吱嘎吱响的阁楼。
    既然自己拥有这样的语言天赋,那么不如利用这个特长行李。
    周末的外滩人潮涌动,苏宁蹲在和平饭店门口的台阶上,面前用粉笔写着“翻译-翻译-Translation”。
    这是他第三天“出摊”,前两次赚的钱已经够他和苏大强吃一个星期肉了。
    “小孩,你真会外语?”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蹲下来问。
    苏宁点点头:“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和德语都会一点。”
    “行!帮我跟那个老外谈个生意。”男人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拍照的外国人,“成了给你二十。”
    半小时后,苏宁口袋里多了两张皱巴巴的钞票。
    男人临走时拍拍他的头:“小鬼有两下子,明天还来吗?”
    “你给的小费太少了!你这单生意可是赚了几万块。”
    “小鬼头!每次翻译给你五十,怎么样?”
    “合作愉快。”
    傍晚回到家,如果那个不到十平米的阁楼能称为家的话,苏大强一定是正就着咸菜喝粥。
    见苏宁进门,他立刻板起脸:“又跑哪野去了?”
    苏宁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把零钱:“爸,你看!”
    苏大强数了数,竟然有八十三元:“哪来的?偷的?“
    “不是!我帮人翻译赚的!”苏宁兴奋地讲述今天的经历,“那个法国太太还说我发音比她的同胞还要标准!”
    苏大强眯起眼睛。
    这孩子的语言天赋确实是非常的诡异,就像他诡异的格斗学习能力一样。
    但钱是真的,他默默把钞票塞进铁皮饼干盒里。
    “明天开始我跟你一起去。”苏大强最终说道。
    “好。”
    第二天,外滩多了对奇怪的组合:一个胳膊上有疤痕的凶悍男人站在旁边,一个瘦小男孩流利地用各种语言帮人讨价还价,指路,甚至调解纠纷。
    到了周末,他们的“业务”已经扩展到豫园和城隍庙。
    “爸,那个英国人说他们公司需要长期翻译。”一天晚饭时,苏宁咬着筷子说,“一周去三次,每次五十块。”
    苏大强夹菜的手顿了顿:“不行!你还要上学。”
    “我可以下午逃课去。”苏宁满不在乎,“反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