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像潮水似的裹着她,现在这些人,和当时的她一模一样。
她的丈夫就是因为女儿的这个病吓跑了,丢下了她和可怜的女儿相依为命。
第一次交易定在雨夜。
吕受益提前半小时到了浦东远郊的废弃果园,雨衣的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攥着个黑色塑料袋。
雨丝细密,打在树叶上沙沙响,果园里的看守棚破了个顶,风裹着雨水灌进去。
他绕着棚子走了三圈,确认周围没有可疑的车辆和人影,才掏出手机给苏宁发了条消息:“安全。”
苏宁此时正坐在百米外的面包车里,车窗贴了深色膜,外面看不见里面。
他从副驾储物格里拿出望远镜,镜头对准看守棚,看见吕受益进棚后,才启动系统的“寄存随行”功能………………
系统空间里的五盒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棚屋角落的破旧肥料袋底下,就好像从来就在那儿似的。
苏宁放下望远镜,手指扣在方向盘上,做好了随时迅速离开的准备。
雨刷器来回摆动,虽然刮掉车窗上的雨水,却刮不掉他心里的紧张。
他紧张的盯着手表,秒针滴答滴答,每一秒都像过了一分钟。
七点整,第一个交易的人到了。
是骑摩托来的病友张叔,雨衣上沾了泥点,车筐里放着个鼓囊囊的黑色布袋。
他停在棚子外,左右看了看,才弯腰钻进去。
没过十秒,他就出来了,手里攥着个小盒子,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跨上摩托,很快消失在雨幕里。
接着是小王,打车来的,下车时还在看手机,确认地址没错后,才快步走进棚子。
然后是住在郊区的李叔,开车来的,车窗同样贴了膜,停在路边。
他下车后也是小心谨慎的没锁门,快步进棚,出来时手里多了个东西,迅速上车,车尾灯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五个人,间隔十五分钟,每一次交易都快得像闪电。
吕受益从棚子里取药,躲在暗处,等对方来,核对暗号“老周介绍来的”,接过现金,递过药,全程不超过三十秒,连话都没多说一句。
现金被他塞进另一个塑料袋,藏在了棚子外的树洞里。
那是他和苏宁提前踩点时选的,隐蔽,且只有他们俩知道。
一小时后,雨小了些。
苏宁用望远镜确认周围没人后,才下车,撑着伞,快步走到树洞前,取出装现金的塑料袋。
现金是湿的,带着雨水的凉意,他摸了摸,厚厚的一沓,心里却没什么波澜,只想着需要赶紧离开这里。
回到车里,他把现金放在副驾,发动车子,缓缓驶出果园。
后视镜里,废弃的看守棚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雨幕里。
他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汗湿透,和雨衣上的雨水混在一起,又凉又黏。
第一次的交易成功后,后续的交易像按了复制键。
他们换了无数个地点:西区废弃停车场的角落,那里堆满了废弃的轮胎,晚上没人去;北郊的断头路尽头,路两边是农田,只有偶尔经过的拖拉机;凌晨的码头仓库阴影里,工人们还没上班,只有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声音。
“中转人”也多了两个…………………
是之前筛选出来的病友,一个是退休的老警察,反侦察意识强;另一个是开货车的司机,熟悉各个郊区的路线。
他们轮流负责取药、交易、藏钱,每次交易前都会提前踩点,确认安全后才通知苏宁。
药品的口碑很快在病友圈里像野草似的疯长。
起初只是筛选出的几个人在小范围里说,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私下里找刘思慧和吕受益求情。
“刘姐,我听说张叔吃了药,指标稳定了,你也给我个机会吧!我妈已经开始咳血了......”
“吕大哥,我知道规矩严,我保证不告诉任何人!我把钱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消息!”
“我听说那药和进口的一模一样,就是价格便宜多了,求你们了,救救我老公………………”
刘思慧和吕受益的压力越来越大。
筛选的名单越来越长,每次筛选都像在做选择题,选了这个,就意味着要放弃那个,而放弃的那个,可能就再也没机会了。
有一次,吕受益在筛选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竟然是他之前住院时的病友,两人还一起在病房里下过棋,后来病友断药了,听说回了老家。
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把名字加上了。
此时的苏宁却依旧稳坐幕后。
他很少出面,大多数时间都待在神油店里,看着柜台上的神油盒子,像个普通的傻店主。
只有在交易时,才会开车去指定地点,取现金,然后回到店里,现金神奇的直接转到系统账户里。
系统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多,他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