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远”那间静谧的茶室里,他毫无保留地阐述了自己的构想,然后坦诚地指出了关键弱点:“冯世杰有乡土情结,肯出力;叶晓明懂技术,有钻研精神。这都是好的。但他们俩,扛不住事。初期连像样的启动资金都?
不出来,后面一旦遇到风浪,最先垮掉的很可能就是他们。”
他看向苏宁,目光深邃而诚恳:“所以,我想请你加入。以你的名义进行投资,作为控股股东。同时,前期也需要你为冯、叶二人垫付他们应付的股本。需要你来做这根定海神针。”
“好!我就当这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好了。”
“哈哈,就是这个道理!还是感觉和你说话最轻松。”
“前几天,那个冯世杰也来找我了,当我提醒他需要考虑风险的时候,却是一副完全不以为然的态度。”
“没错!这就是我不加入的原因!他们会把我当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接着更令人玩味的事情出现了,丁元英明确表示,自己在这个即将成立的公司里,不占任何股份,不取分文报酬,只做一个置身事外的“高级顾问”。
他将自己的角色,严格限定在出谋划策的“高参”位置,将所有商业利益和风险,都清晰地划给了苏宁。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嗅觉灵敏却动机不纯的人物刘冰,也挤了进来。
刘冰是叶晓明的朋友,在古城开了一家小音像店,为人精明算计,唯利是图。
他听叶晓明眉飞色舞地描述丁元英如何“神通广大”,又听说有大老板苏宁要投资,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暴富机会,死活要加入。
但私下里,刘冰却满腹怀疑,他曾亲眼见过丁元英变卖唱片的窘迫,怎么也无法将那个落魄的中年人和“高人”联系起来。
于是他偷偷的拉着叶晓明嘀咕:“晓明,你说这丁元英,之前穷得都要卖唱片了,能有多大本事?别是忽悠人的吧?可别把咱们都带沟里去!”
“你要是担心可以不加入,又没人逼迫你。”
“这……………”然而,刘冰又极度害怕错过这班“财富快车”,这种矛盾心理促使他决定:“不管了,先跟着你们凑个热闹,看看风向再说!”
叶晓明和冯世杰虽然对刘冰的品性有所了解,但碍于情面,也觉得多个人多份力量,主要是觉得刘冰能凑点小钱,所以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还是向丁元英和苏宁提出了让刘冰加入的请求。
听到这个请求,苏宁和丁元英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掠过一丝了然甚至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神色。
不过,他们俩没有多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便点头同意了。
因为他们都明白,丁元英设计的这条通往“神话”的道路,绝非坦途,而是一场需要在刀尖上跳舞的冒险,过程必定“惊险刺激”。
以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人的眼界,心性和能力,根本不可能走完全程。
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丁元英后来那句精准的预言......
“趴在井沿上看一眼”,见识一下外面的广阔天地,过过眼瘾,然后在真正的风浪袭来时,因为恐惧、短视或自私,最终掉回井底。
同意刘冰加入,并非认可他,而是丁元英和苏宁都清楚,这个看似不稳定的因素,恰恰是这盘大棋中,用来检验人性,承担特定角色的一枚注定会被牺牲的棋子。
王庙村扶贫公司的雏形,就在这样各怀心思,实力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悄然搭建了起来。
一场关于理想、财富、文化属性与人性考验的大幕,即将拉开。
资金、人员、场地等基础条件初步具备后,丁元英脑海中那个“杀富济贫”的计划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个计划的精髓,在于要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切入看似固若金汤的音响市场,从那些早已成名,资本雄厚的品牌(富)口中,为王庙村(贫)夺下一块肉来。
他将破局点,选在了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音响展示会。
这是一个面向全球业内人士和高端用户的平台,是打响名号,一鸣惊人的最佳战场。
但这步棋,需要精准而有力的落子。
于是丁元英才会找到一直看不透的苏宁,他的方案清晰而大胆:第一,请苏宁以其个人或旗下公司的名义,作为王庙村项目公司的控股股东和法人代表。
这不仅是利用苏宁的资金实力,更是借助他如今在商界已然树立起的声望和信誉,为这个初生牛犊披上一件坚固的铠甲,震慑潜在的对手,并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商业博弈增加重量级筹码。
第二,他策划了一个“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迂回策略。
他请芮小丹利用计划中的探亲假,前往德国探望母亲。
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王庙村生产,经过他和叶晓明严格调校的顶级音箱样品,带入欧洲。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