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历史的惯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的南京,秋意已深。
    秦淮河畔的柳树已现枯黄,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在戒备森严的皇城御道上。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肃立,诸王分列两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
    今日是大朝会,所有人都知道,等待已久的立储诏书即将颁布。
    苏宁站在宗室行列的最前方,身着亲王冠服,面色平静。
    阳光从殿门的缝隙中透入,在他绣着金线的袍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宽大袖袍下的双手早已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司礼监太监展开明黄色的圣旨,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懿文太子薨逝,国本空悬,朕心忧。皇孙允?,仁孝温良,德才兼备,可为社稷之主。今立为皇太孙,正位东宫,以固国本。钦此......”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苏宁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心中仍是翻江倒海。
    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但苍白的脸色还是泄露了内心的震动。
    他能感觉到身后投来的各种目光......
    有同情,有嘲讽,也有审视。
    “臣等恭贺皇太孙殿下!”百官齐声跪拜,声音在殿内回荡。
    在震耳欲聋的朝贺声中,苏宁抬眼望去,只见朱允?因为激动而颤抖着接过圣旨。
    这个一向温和的二哥,此刻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眼眶泛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然而,更让苏宁在意的是其他藩王的反应。
    秦王朱?脸色铁青,拳头紧握,脖颈上的青筋暴起,显然对这个结果极为不满。
    ?王朱?则是面露苦笑,轻轻摇头,仿佛在感叹命运的无常。
    周王朱?神色复杂,似乎在为这个侄儿高兴,又似乎在担忧着什么。
    而当苏宁的目光扫过燕王朱棣时,他捕捉到了那个转瞬即逝的眼神……………
    在低头的一刹那,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阴谋得逞的光芒,那是一种猎人看着猎物落入陷阱时的得意。
    “果然如此......”苏宁在心中冷笑。
    大朝会结束后,诸王各自回府。
    吴王府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殿下,”马和担忧地看着苏宁苍白的脸色,“您……………”
    “我没事。”苏宁摆手打断他,声音有些沙哑,“传令下去,即日起,所有计划暂停。我们要重新布局了。”
    “殿下的意思是?”
    “皇爷爷这一招,实在是高明。”苏宁走到窗前,望着东宫的方向,“表面上立了允?为太孙,实际上......”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实际上,这是一石三鸟之策。”
    马和躬身聆听,不敢打扰。
    “首先,立朱允?为皇太孙,安抚了文官集团。毕竟这个熟读经史、性格温和的孙子,正是文官们理想中的君主。”
    “其次,这样的安排避免了成年藩王继位可能带来的动荡。若是秦王或晋王,势必会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满。而且......”苏宁顿了顿,“他们俩的能力和德行,也不配登基为帝。”
    “而最重要的是,”苏宁的声音低沉下来,“皇爷爷这是在为真正的继承人扫清道路。”
    马和恍然大悟:“陛下的真正目的,是要为......皇太孙扫清障碍?”
    “没错。”苏宁冷笑,“不过他也只是表面上的继承人!毕竟等到这些障碍都被清除,一个仁弱的皇太孙,怎么可能是燕王朱棣的对手?皇爷爷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就在这时,侍卫来报:“殿下,凉国公求见。”
    蓝玉急匆匆地走进来,连礼节都顾不上,脸色难看至极:“殿下,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立朱允?为太孙,这......这让老臣如何自处?”
    “凉国公慎言。”苏宁打断他,示意马和关上房门,“皇爷爷的决定,自有他的深意。”
    蓝玉急道:“可是殿下,若是朱允?继位,吕氏一族必定得势,到时候还有我们这些老臣的活路吗?殿下您才应该是......”
    “凉国公!”苏宁提高声音,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劝你最近还是低调些。有些话,不该说的不要说;有些事,不该做的不要做。更不要以为和燕王叔勾勾搭搭没人知道,皇爷爷手中的屠刀已经磨得很利了。”
    蓝玉一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似乎明白了什么,脸色反而更加难看:“殿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苏宁缓缓坐下,把玩着手中的玉佩,“接下来,该收敛的要收敛,该切割的要切割。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送走失魂落魄的蓝玉后,苏宁独自在书房沉思。
    夕阳的余晖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