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只从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
参考消息
黑衣宰相
南北朝时,僧人一般都穿黑色的僧袍,而俗家子弟则多身着白衣,因此多以黑衣(或缁衣)代称僧人,以白衣(或素衣)指代俗家子弟。所谓的“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但并不一定真的官居宰相。实际上,这一称呼并非姚广孝一人的专利,南朝刘宋时期的慧琳和尚就曾获此殊荣。在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有太原雪斋、南光坊天海等和尚有“黑衣宰相”之称。
最先被“安置”的是宁王,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当然,朱棣这位从来不兑现支票的银行家此次也没有例外,靖难成功之后,他就把这句话抛在了脑后。
宁王朱权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很务实地向朱棣提出,北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权,希望你能够把我封到苏州,过两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钱塘一带吧,那里也不错。”
还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诺:除了这两个地方,全国任你挑!
宁王朱权无语:“还敢再挑吗,你看着办吧。”
于是,朱权被封到了南昌,这是朱棣为他精心挑选的地方。而被强行发配的朱权的心情想来是不会愉快的,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鱼肉了一番,他是绝不会心服的,这种情绪就如同一颗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断生长,并传给了他的子孙。
报复的机会终究是会到来的。
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年(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护卫。
参考消息
有才的宁王
宁王被朱棣打发到南昌之后,深感前途无望,遂寄情文娱,并显露出了惊人的才气。他是著名的音乐家,著有《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所制作的“飞瀑连珠”琴,位列明代四大名琴之首;他又是著名的茶道专家,著有《茶谱》,为品茶的经典之作;在戏曲方面,有《大罗天》《私奔相如》等十多部作品;在宗教方面,他拜道门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为师,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在历史方面,也有《汉唐秘史》等著作传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就是他的第九世孙。
于是,建文帝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由他的叔叔朱棣代为解决了。削藩这件建文帝时期的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的,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完成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而我们也将把历史上明君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之类的套话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这样看来,下面的叙述应该是极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远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为在他的身上,始终环绕着两个疑团,两个困扰了后人数百年之久的疑团。
母子不相认
《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这就是正史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在战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并没有错,但那个经历痛苦的分娩,给予他生命、并抚育他长大的母亲却并不是马皇后,那个带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出生的女人早已经被历史湮没。
事实上,到如今,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位母亲的真实姓名,甚至她的真实身份也存在着争议。这些谜是人为造成的。因为有人不希望这位母亲暴露身份,不承认她有一个叫朱棣的儿子。
这个人正是朱棣自己。
因为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抢夺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须是马皇后的儿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承皇位。
所以,这位母亲被剥夺了拥有儿子的权利,她永远也不能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朱棣“生母门”看着自己的子女成长,她也永远无法开口告诉所有人:“看,那是我的儿子!”
在官方史书中,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骄傲的子女,平凡地活着,然后平凡地死去。
虽然证据已被磨灭,但破绽是存在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