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7部_第十三章 小人物的奋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一次,总该长点记性吧,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交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小姐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疏,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文章大意是说,李小姐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宫,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满十六岁,属于青春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
    后来,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宫,是想趁机勾引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父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欢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派出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地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宫,继续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移宫案始末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宫?”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后一日。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宫,把皇宫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