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一章 强大,无比强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自己的想法,应该修筑堡垒,严防死守,同时调集援兵,长期驻守。
    可是王化贞却认定,应该主动进攻,去消灭努尔哈赤。他还说,只要有六万精兵,他就可以一举荡平。
    熊廷弼觉得王化贞太疯,王化贞觉得熊廷弼太熊。
    最后王化贞闭嘴了,他停止了争论,因为争论没有意义。
    兵权在我手上,我想干吗就干吗,和你讨论,是给你个面子,你还当真了?
    一切都按照王化贞的计划进行着,准备粮草,操练士兵,寻找内应,调集外援,忙得不亦乐乎。
    忙活到一半,努尔哈赤来了。
    天启二年(1622)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广宁。
    之前半年,努尔哈赤听说熊廷弼来了,所以他不来。后来他听说,熊廷弼压根儿没有实权,所以他来了。
    实践证明,王巡抚胆子很大,脑子却很小。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他摆出了一个十分奇怪的阵形,先在三岔河布阵,作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在西平堡设置第二道防线,其余兵力退至广宁城。
    就兵力而言,王化贞大概是努尔哈赤的两倍,可大敌当前,他似乎不打算“一举荡平”,也不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因为外围两道防线的总兵力也才三万人,是不可能挡住努尔哈赤的。
    参考消息
    不和谐的名字
    王化贞担任辽东巡抚期间,将各地“抗金援辽”的军队全部改为“平辽”二字。对此,辽东军民感觉十分委屈和恼火。熊廷弼便向他建议说:“辽东人从未叛离朝廷,何来‘平辽’一说。建议还是改为‘平东’或‘征东’更好一些,以安抚辽东的人心。”对此,王化贞感觉熊廷弼在故意挑他的刺,两人自此后矛盾渐深。
    用最阴暗的心理去揣摸,这个阵形的唯一好处,是让外围防线的三万人和努尔哈赤死拼,拼完,努尔哈赤也就差不多了。
    事实确实如此,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军进攻第一道防线三岔河,当天即破。
    第二天,他来到了第二道防线西平堡,发动猛烈攻击,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因为西平堡守将罗一贯,是个比较一贯的人。努尔哈赤进攻,打回去,汉奸李永芳劝降,骂回去,整整一天,后金军队毫无进展。
    王化贞的反应还算快,他立即派出总兵刘渠、祁秉忠以及他的心腹爱将孙得功,分率三路大军,增援西平堡。
    努尔哈赤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所以明军的救援,早在他意料之中。
    但在他意料之外的,是明军的战斗力。
    总兵刘渠、祁秉忠率军出战,两位司令十分勇猛,亲自上阵,竟然打得后金军队节节败退。于是,作为预备队的孙得功上阵了。
    按照原先的想法,孙得功上来,是为了加强力量,可没想到的是,这位兄弟刚上阵,却当即溃败,惊慌之余,孙大将还高声喊了一嗓子:
    “兵败了!兵败了!”
    您都兵败了,那还打什么?
    后金军随即大举攻击,明军大败,刘渠阵亡,祁秉忠负伤而死,孙得功逃走,所属数万明军全军覆没。
    现在,在努尔哈赤面前的,是无助、毫无遮挡的西平堡。
    罗一贯很清楚,他的城池已被团团包围,不会再有援兵,不会再有希望,对于取得胜利,他已无能为力。
    但他仍然决定坚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
    正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集结所属五万人,发动总攻。
    罗一贯率三千守军,拼死守城抵抗。
    西平堡——广宁战役
    ★书内地图中日期皆为阴历
    双方激战一天,后金军以近二十倍的兵力优势,发起了无数次进攻,却无数次败退,败退在孤独却坚定的罗一贯眼前。
    明军凭借城堡杀伤大量敌军,后金损失惨重,毫无进展,只得围住城池,停止进攻。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城头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了呐喊,没有了杀声。
    因为城内的士兵,已经放出了最后一支弓箭,发射了最后一发火炮。
    在这最后的时刻,罗一贯站在城头,向着京城的方向,行叩拜礼,说出了他的遗言:
    “臣力竭矣!”
    随即自刎而死。
    这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损失空前惨重的一战。据史料记载,和西平堡三千守军一同阵亡的,有近七千名后金军。
    罗一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王化贞也准备这样做。
    得知西平堡失陷后,他连夜督促加强防守,并对逃回来的孙得功既往不咎,鼓励守城将士众志成城,击退后金军队。
    然后,他就去睡觉了。
    王化贞不是个怕事的人。当年辽阳失守,他无兵无将都敢坚守,现在手上有几万人,自然敢睡觉。
    但还没等他睡着,就听见了随从的大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