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大王,请登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认一下。
    “苏世子,在下不敢当将军称呼,不过军中校尉。”那骑士拱手还礼,“夏王已经在城楼上等候。”
    说完,朝队伍后面的车架赶去,至于要跟父亲苏丛芳说什么,苏雍是不知晓了。
    穿过这条官道,两侧林野在视野中尽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亩亩田地,开春翻地忙活的农人此时站在田埂上,朝着过去的士卒挥手,
    光脚的孩童追着队伍在跑,像是看到了队伍中的亲人,欢喜的喊叫。
    城楼渐近了,官道变得宽敞无比,延绵数十里的城墙,古朴而巍峨,苏家人望着这延绵的墙头,直接陷入震撼当中尤其是女眷们,根本无法想象苏辰当年率兵,是如何将这里攻打下来。
    这比之前经过玉山原听苏辰在那里打败朝廷十万精锐还要离谱。
    不久,苏家的马车从队伍里分离出来,从另一条路靠近城楼,马车停靠在原野上,四辆马车内,苏丛芳牵着老妻萧婥,与吴会之从最后面那辆车里下来,仰起头看向远方的城楼,隐约见到了熟悉的身影。
    靠前的三辆马车,除了苏雍、苏烈两家外,还有苏庭等几个旁亲中的青年才俊,也都一一下了马车,遥望城楼上屹立的身影。
    之前听说当了夏王,回定安城时也没有多少架子和排场,可此时的燕京城下,众人心里才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
    曾经那个闹洞房听墙根,青楼流连忘返,与混迹三教九流的苏家三公子,已经完全蜕变为君临天下的雄主了。
    心绪飘飞到城楼时,陡然一片:“拜见大王!”的声音连在一起响彻天地,惊得苏家众人飘飞的思绪瞬间被拉了回来。
    不知何时城楼前方的原野站满了士兵,乌泱泱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而之前在延塘关见过的将军们,在行军途中便没再见到,眼下却是从士卒当中奔马而出,在城楼下并马一字排开。
    李靖、吕布、霍去病、赵云、秦琼、尉迟恭等将,在马背上向着巍峨的城楼上方,抱拳拱手。
    城楼上,旌旗猎猎。
    站在墙垛后的苏辰拔出腰间夏王剑,指向城外,他声音雄浑响亮。
    “孤,迎诸军将士回家!”
    “回家!”
    “回家!”
    “回家!”
    下方黑压压一片士兵高举兵器嘶声呐喊,几万人的嘶吼,犹如山崩地裂般惊人,站在苏辰身后、左右的朝堂文武耳朵里都是嗡嗡的乱响。
    房雪君听的胸口发闷,呼吸都不顺畅了。
    ……
    城中百官集居的牌坊,兵部尚书秦府内,卧病在床的秦俢闻刚喝完药睡下,隐约听到什么声音,又被惊醒过来。
    他问守在床边的老妻。
    “外面发生何事了?”
    “是夏王征讨西戎的百战将士回来了。”老妻握住丈夫的手,轻声说道:“夫君,身子养好后,咱们辞官回乡吧。”
    秦俢闻看着泪流满脸的妻子,沉默了好一阵,虚弱的摇了摇头。
    ……
    “将烈士遗骸交接家眷!”
    城楼上,苏辰的声音再次响起,下方早已等候的家眷们,这时才敢大声嚎啕大哭出来,她们看着抱着骨灰罐走来的士卒,看着陶罐上贴着的名字,上前认领。
    不久,领了骨灰的家眷们走在军队前方入城,苏辰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下城楼,翻身上马,房雪君也跟着上了一匹红马,跟在苏辰身后,注视着入城的一个个士卒。
    直到苏家的马车从后面进来,苏辰没有跟他们说话,而是领着身边众将,还有护卫骑马走在前面,跟着军队穿行街巷。
    马车沿着燕京主道行驶,苏家人不敢像城外那边大呼小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此时都在马车内坐的笔直,只是通过飘起的车帘,偷偷打量燕京街景的繁华。
    街道两侧拥挤的百姓之多,令他们咋舌,一路过去数里都看不完。
    苏丛芳在车内,小心翼翼的左顾右盼,这种阵仗是他一辈子都没见过的,伴随前方王驾前行的,还有缺胳膊少腿的伤兵队伍,这幅画面素寰、花红真等女眷脸色发白。
    而之后,马车拐过街口,朝东面驶去,让苏家人感到疑惑,难道不是去皇城?怎么又出城了。
    很快,他们便知道来这里的目的了。
    只见山丘上耸立的巨大石碑,以及碑下密密麻麻的墓碑,碑上每一寸地方,都雕刻着人的名字,苏丛芳、吴会之、苏雍、苏烈、苏庭看着这一幕,惊讶的说不出话同时,也有深深的心痛。
    大抵只有生为男儿,才能明白,在这两年中,这里每一个人名,就代表一个男人战死沙场。
    这一眼望去,最少超过五万之数了。
    “该休养生息了。”吴会之忍不住说道。
    苏丛芳附和的点点头,他侧身让苏雍、苏烈,带着苏家子嗣,还有女眷们一起走上前,走下观礼台,在无数集结的士兵注视下,接过递来的一炷炷香,朝前方、远方的一座座石碑方向,捧香过头,躬身拜下。
    站在高台上的苏辰看着家中人如此,心里也很是欣慰。
    也就在这时,后方有骑兵奔行而来,马背上的令骑还未等马停稳,直接跳马快步跑来,将手中一卷黄绸举过头顶。
    “启禀大王朝廷有旨!”
    郑和上前接过圣旨,来到苏辰身旁站定,双手抓住两端展开。
    “天子制诏,告夏王曰:
    燕室迟暮,朕年岁幼小,不足肩负天下大任,有负列代君王,朕甚感羞愧。先帝荒宗倒行逆施,不恤旱情,致数州民不聊生,奸人为祸朝堂,以至朝廷威望难存,幸得夏王挥兵北伐,斩奸邪于朝堂,平魏国于中原,降蛮夷西戎、生奴于蛮荒!
    夏王为天下百姓存亡,奔波四海,扫清寰宇,功德盖世,朕窃以为,英雄当有立宗之所,当传英雄之气,朕决议将大燕江山,这泱泱土地,万千生灵交托于夏王苏辰,望诸君将士、朝中文武,将朕今日之言传于四方!夏王承大燕国祚,授于天命!”
    王朗闭着眼,不时抚须点头,这道圣旨正是出自他的手笔,当着众人的面被念出来,那种感觉简直不要美。
    圣旨的声音停下,王朗睁开眼,当即拱手:“请大王授天命,承燕国祚!”
    周围各军众将,纷纷上前,围在苏辰身后,一一拱手。
    “请大王,登基,顺应天命!”
    声音汇集传向四周,无论下方,还是高台,黑压压一片士卒、文武大臣皆拱起手,或举起兵器,遥望那道身影,他们口中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在这一瞬间汇聚起来,犹如洪流般席卷,然后在天空炸响。
    “大王,请登基!”
    苏家众人心潮澎湃,望向高台,上方的苏辰闭上眼睛,他声音在风里飘着。
    “这次……孤就不推让了。”
    天下各国本就因为北方统一而紧绷的气氛,在这条消息紧跟传开后,当即陷入惊愕的状态之中。
    不久之后,苏辰将称帝,大赦天下。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