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故地重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得不说沈铁在竹堑的工作做的很好,他对竹堑的建设非常满意,竹堑的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竹堑有多少工人?”朱琳泽问沈铁道。
    “各厂工人,要是包括军工厂在内,工人有两万人以下,余者皆务农营商为生。”沈铁说道。
    竹堑人口总计七万余,两万多的产业工人,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放眼整个大明恐怕也再难找出一个这种人口结构的城市。
    “很好,孤当初来竹堑之时曾经答应来竹堑的民众,免三年之赋税。”朱琳泽对沈铁说道。
    “如今三年之期已过,朝廷曾经给竹堑这么大力度的支持,现在也轮到竹堑反哺朝廷了。沈知府,接下来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除了政策之外,朝廷不会再给竹堑多大力度的支持了。”
    竹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朱琳泽的全力支持,不计成本地往里面砸钱,就连赋税都不收。
    现在竹堑已经发展成熟,征收赋税也是名正言顺。沈铁对此也并无怨言,相比大明朝其他地方的百姓,竹堑的百姓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幸福了。
    “闽王曾言,先富带后富,竹堑能富起来皆赖闽王和朝廷的支持,如今自然应当回馈朝廷。”沈铁说道。
    唐王朱聿键邀请朱琳泽到他的府上坐一坐,朱琳泽也没有拒绝,他也想看看他的这位王叔的新府邸有多豪华,日子过的怎么样。
    弘光朝并未延续前朝厚待宗藩的政策,朱琳泽当初在给了朱聿键一笔数量可观的田亩和银子之外就再没有给朱聿键发过钱粮。
    在宗藩问题上,朱琳泽还是要感谢张献忠和李自成,这两位替他除掉了不少宗藩。
    幸存的大宗藩诸如桂藩向朝廷索要钱粮也给朱琳泽打太极推了过去。
    小宗藩或许是真的缺钱,但桂藩这等大宗藩也伸手向他要钱未免也太贪得无厌了。
    朱聿键并非追求穷奢极欲生活的藩王,当然这对朱琳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值得警惕。
    朱聿键和其他的藩王不同,朱聿键是他的亲伯伯。要是当初朱聿键不擅自离开南阳北上勤王,唐王系的王位还轮不到他爹朱聿镆这个庶子来坐。
    朱聿键的王府就是城外的一座大庄园,庄园虽大,但这也是朱聿键的唐王府最大的特点了,除了大之外,王府内的建筑并无可圈可点之处,反而非常有些简朴。
    不要说南安豪华程度堪比皇宫的郑芝龙宅邸,恐怕很多江南地主老财的园林都能吊打朱聿键在竹堑的唐王府好几条街。
    “不知唐王以何为生?”
    朱琳泽问朱聿键道。
    朱聿键为人还算老实,当初郑芝龙成立靖武小朝廷拉拢过朱聿键,朱聿键为了自证清白,从靖武小朝廷送来的书信连拆封都不拆封就直接交给了情报司,让情报司转手交到朱琳泽手里。
    说明朱聿键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该站在哪一边对他最有利。
    “有闽王留下的田产和银两何愁生活,本王托人买了招商局的股票,又在竹堑办了几座纺织厂和蔗糖厂,利润颇丰,不愁生计。”朱聿键神采奕奕地说道。
    竹堑民间开办厂之禁以来,朱聿键最想办的厂是烟草厂,只是烟草从种植到加工,朱琳泽只允许自己的势力接受,不容其他势力染指,朱聿键只得作罢,退而求其次,办了些纺织厂和蔗糖加工厂。
    朱聿键办厂朱琳泽是非常欢迎的,银子用来办厂总比放在地窖里发霉来的强,能提高不少就业岗位。
    “唐王有三座纺织厂,两座蔗糖厂,每年所获之利不下五万两白银。”沈铁凑近朱琳泽身边低声道。
    朱琳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只要朱聿键按时交税,不逃税漏税,不以唐王的身份欺行霸市,赚多少钱是他的事情。
    朱聿键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地图给朱琳泽看。
    是一张非常普通的世界地图,除了大比例尺的大明地图是为军事机密,民间不准贩卖之外,小比例尺的地图朱琳泽并不禁止。
    “唐王何意?”朱琳泽不解其意。
    朱聿键指了指地图上的澳洲说道:“不想这世上还有如此大的未开化之地,这地方可比咱们大明还大。”
    澳洲这个名字还是朱琳泽给取的,没想到朱聿键对澳洲这么感兴趣。
    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发现了澳洲,此时的澳洲虽然被发现,但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偏僻,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不毛之地,也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资源,殖民者们的兴趣不大。
    英国后来为了充实澳洲的人口,将澳洲用来流放罪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实在没人愿意去澳洲。
    大明在崇祯时期的疆域不算大,主要控制区基本都在传统的汉地。更不用说现在弘光朝廷的实际控制区也不过是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湖广大部以及河南南部,比之崇祯朝要小的多。
    朱聿键指着地图说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