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正视差距 迎头赶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转眼到高中两个月了,级部组织了第一次月考。小山的成绩在六十五人的班中位列三十八名。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几门课卷子批得快,小山的成绩还在前三名。等到物理,化学,数学三门课的成绩一下来,他的成绩就直线下降。尤其是数学,120满分仅仅考了82分,明显的瘸腿偏科。
    考试完后,小山的心情非常失落。毕竟在初中从来没有掉出过前十,落差实在太大。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支书代勇在课间休息时劝道“小山,继续加油,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可以赶上来的。你知道你的入学成绩在班里的名词吗?”
    “不知道,我也没问,也不愿意去查。你知道我的入学排名吗?”小山问道。
    “”我当时去查我的班里名次时,把全班的人都看了一遍。不过大多数人都记不得了,你的我记住了,是五十六名。我当时还有点疑惑,你的入学成绩如此之低。所以才两个月,你就到了三十八名,应该很不错了。一起加油,说句心里话,我相信你会很快赶上来的。”
    “谢谢鼓励,我肯定努力,至于能不能赶上来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小山不太自信地说道。
    “别想了,上课去。你肯定行”,代勇边说边推了小山一把。
    通过这次谈话,小山心情平静了下来。也是,自己当时能考上一中已是万幸。成绩排在后面也是情理之中,看来自己必须努力了。要不自己所在的朋友圈子就没有脸呆了,人家那七位全在前十名。
    接下来的四个月小山的确有点拼了。如果再努力一点的话,就要与奇葩女张同学比肩了。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小山虽然数学成绩依然没有破九,还是取得了第十五名的好成绩。
    期末考试完,徐老师开了个班会,把班级近半年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来,跟同学们交流了一下。最后把班里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还有各个单项奖公布了一下,最后是颁奖仪式。
    优秀班干部自然是姜大班长和团支书代勇,三好学生是姜东岭,代勇,语文课代表陈方庆,数学课代表孙峰,文艺文员肖艳芳,政治科代表姜雪纯和学习委员崔更。优秀课代表是物理代表李准和英语课代表小山。学习进步奖是小山,历史课代表陈敏,生物课代表王晓雨获得。劳动积极分子是副班长张学霄,劳动委员代言。优秀集体是肖艳芳班组。最具潜力奖当然是由第一才子之称的陈方庆获得。
    高中的第一个寒假开始了。进入高中,小山感到学习节奏有了明显的加快。到了冬季,家里的活也少了很多,况且哥哥姐姐都已经回家务农。所以小山除了自己预习一下功课,看看课外书,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
    吃完早饭,小山打算到邻村找代勇。代勇父母都是公办教师,他的父亲曾经在小山的家乡蹲点挂职一年。当时有个规定,小学和初中的校长必须是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只可当任课教师。虽然公办教师在学校里都可以分房子住,但是为了代勇的母亲上班离家近,他们一家五口还是住着村里自己的房子。代勇行大,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代勇的父母非常好客,每当我到他家里去玩总是留住吃饭,并且叫上村里的我们两个同班同学代向娟和代言过来陪客。
    吃完中午饭,代勇带我们三个人到父亲的学校打乒乓。代向娟点名跟代勇打对攻,小山和代言对攻。若论乒乓的水平,小山跟代勇的水平相当,代言跟代向娟差不多。不过既然人家女士选择了代勇。小山和代言也只能陪太子读书了。
    离家有七八公里的路程,下午三点小山就提出回家。于是四人就结束了乒乓之战,从学校往回走。走到一个叉路口,大家该分手了。“再见小山”,三人异口同声的说。
    “大家再见”,说完,小山右拐向回家的方向走去。
    代勇所在的村,叫大朱毛。据说以前叫打猪毛,因为一个分封王叫康王。康王的幕僚给康王出主意,把大猪毛改成了大朱毛。因为猪吃康【糠】,不吉利。说起康王来,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实际上,历史上的康王有很多位,周朝的周康王和宋朝的长命皇帝赵构。而朱毛城所说的康王应该是汉高祖刘邦之子。据说这位康王最大的特点就是【拗】,父亲的话他从来就不听,还专门与父亲对着干。我们当地如果碰到比较犟的人,就会说【真是康王的儿】,“让你往东你往西,叫你打狗你打鸡”。据说康王的财产富可敌国,康王也知道自己死后肯定有人会来盗墓,于是在方圆几百里造了许多坟,以便乱人耳目。
    “打开康王坟,山东三年不受贫”,康王已经成为【拗王】和【财富】的代名词。
    在朱毛城口,城墙的断垣残壁犹存,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荣光和不可一世的帝王气概。然而,一段辉煌的荣耀和风流人物已经被雨打风吹去,留下的唯有那段传说和人们记忆中的星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