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怪事年年有 今朝特别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假期结束,又到了开学的时节。虽然元宵节已过,但是大多收人都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见面后还是要问一声过年好,尤其是见到老师,问候是不可缺少的。
    小山和小伟来到教室,班主任刘老师已经在讲台边坐着。“刘老师过年好!”,小山跟小伟异口同声的说。
    “你们好!怎么样?寒假玩的还行吗?家里人都好吧”,刘老师关切的询问。
    “挺好的,都挺好的”。
    不一会,班里的同学基本来齐。班长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名,有六位同学缺席。
    “同学们,初一的下学期从今天起正式开始了。经过上学期的适应阶段,相信大多数同学已经适应了初中的生活和学习的节奏”。刘老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这个学期很关键,因为从以往的学生在初中的发展来看,这个学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不进则退。有六位同学已经被大浪淘走,退出了我们的队伍。以后还会有人被淘汰走的,但我相信,只要能够坚持到初中毕业的,都是胜利者。”
    于是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
    管村中学地处河里套,方圆十公里有一半的自然村濒临大沽河。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土质较好,因而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没有饿死过一人。贫穷的时代一切都是为了有口饭吃,把肚子填饱。因此生活相对来说好一点的河里套的小伙子,娶了不少的为了吃饱饭而来的漂亮媳妇。
    最典型的是一位叫刘言的教书先生。此位先生看似弓腰驼背貌不惊人,在我们当地那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由于上过私塾,后来又在国立初中学习毕业。后来参军在国民党连部干参谋,深得连长器重。再后来被八路军俘虏,他沾了有文化的光,在队伍里当了一名宣传干事。朝鲜战争爆发,他同文艺队一起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线,还差点立了三等功。
    战争结束后,退伍回到家里。村长看他有点文化,就让他在小学任教。他一人身兼数职,语文,数学,自然,地理一肩挑。二十好几了还没媳妇,于是村里人就给他张罗。虽然民办教师当时不挣工资,但挣工分也是钱啊,可以分粮食养命的。
    一天,有母女二人要饭来到村里。刘言的母亲给她母女一些干粮,并且让他们在家里喝了点水。凑巧邻居王大妈来她家里串门,看到要饭的女孩长得端庄稳重,于是就有了拉郎配的意思。
    王大妈拐弯抹角的同女孩的母亲拉了一会家长里短,王大妈直接就奔了主题。对要饭的母亲说道“大妹子,看来你们也是个好人家。生活都困难也是大家没办法的事。我老嫂子家就小言子这一根独苗,上过学,打过仗。现在在村里当老师,收入不错。看他二人的年龄模样也般配,我今天就当一回红娘,一会就让他二人见见面。如果能成的话,我老婆子也算行好积德了”。
    据说,二人见面后都感觉很满意。刘言的母亲临走时,给河对面李村的李氏母女带上一篮子地瓜干。
    最后二人的婚事还真的成了,于是有人就调侃说。刘言的媳妇是用一篮子地瓜干换的。
    贫穷的年代,吃饭那是保命的事。于是,类似的逸闻趣事还在不断地发生着。
    小山的班里最近也发生了两件有趣的小故事,并且有一个故事已经成为轰动当地的美谈。
    班有个叫李青的邻村男孩,长的个头细长,眉清目秀有一点女孩的气质。但是脾气不太好,小山曾经也跟他干过两架。
    李青是父母四十岁后的老来之子,前面有七个姐姐,村里人称她们为七仙女。
    七个女孩个顶个的漂亮,由于父母娇惯和长期同姐姐们一起生活,李青的性格就有点趋于女性化。
    父母拿他当命根子,根据当地的习俗,脖子上天天系一根红线绳,手脚也系着红线绳。靠身内衣上身系一个红肚兜,下身天天穿着红裤头,脚上穿着红袜子。从外观看起来活脱脱的一个大姑娘。
    也是赶上点背,有一天教数学的于老师忽然童心大发,想捉弄一下李青。于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点名让李青上去解题。磨蹭了二十多分钟,李青楞没解出来。于老师把他叫到跟前,一把拽出了他脖子上的红线,调侃道“你以为你戴上了红项圈就成了哪吒了,就有了三头六臂,就法力无边了吗?经过实践的检验,未必。回吧。”
    全班的同学是哄堂大笑,李青也羞得满脸通红,跑回了座位上。
    第二天,代替李青来到学校的是他的老爸老妈。虽然八个孩子个顶个的长得跟大葱似的水灵清秀,他们的父母长得却不敢让人恭维。二人是又矮又丑还蛮有夫妻相的。正如当地的俗语所说,破茧出好蛾,歪瓜劣枣甜。
    二人找到校长,告了于老师一状。最后于老师无奈之下向李青的父母赔礼道歉,还亲自到家里把李青请来上学。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对李青道了歉,这件事情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