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五:书评感悟精选(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秋天,农民握木锨把谷粒扬向空中,借秋风吹走秕糠,落下谷粒。有价值的留下来,无价值的被风吹走。然而对于人生来说,去留与其价值并不等同。人生比庄稼复杂,人与人交往,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同学和同事,最终留下的不一定是爱,或许是恨。假设生活是风,先被吹走的往往是柔情蜜意和别人对自己的好。爱,不容易在心里扎根。所谓爱情和感激,仅仅是对方满足了自己之后的好的感受。于是,世间有这样的谚语:“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恨与爱,在比重上前者大很多,这是物理学上的定义。借用生物学上的表述,恨的生命力比爱不知强多少倍,而且长寿。人活多长,它就多长,当然,高尚和高明的人不在此列。
    实际上,没有恨照样活,没有爱则会活的就如行尸走肉。宽容的人,和善的人,不激烈的人,都能让别人安心。然而在现实中,恨在人心里就像闪电一样鲜明,来了就不走了。恨在人的心里疯长,不受约束。在一定的范围里实际上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出事,就会把人精神摧毁,成为了不正常的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精神病人。应该说,精神疾病的起因千差万别,但是都与各种各样的仇恨脱不了关系【遗传性的除外】。好的作品,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索,这也正是好作品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生活里原本就不存在我们经常权衡得失的底线,物质其实只是生活重要的参照物之一,绝非全部。心情成本要计入。你买的高兴,他抛得愉快,谁能说那不是双赚?把人生种种便宜都占尽的人,说实话我没见过,也许根本不会存在。所以把心中那根隐性的线看淡些,给自己添堵的时候就会少一些,精神崩溃的几率就会很小,对家庭对朋友对自己也是最大的爱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大家熟悉的《挪威的森林》序言中说“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餐厅,客厅,二楼有卧室和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我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独自修炼…………”。实际上,我们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客厅和卧室生活。从来不去探访位于地下的暗室?有多少人,能够远离风光和喧嚣。温柔地对待自己,从与自我相处的暗室里得到真正的光亮?
    生命里有太多的奇迹,但是最令布衣感动的奇迹还是三个人的千年美丽。虽然我们正在享受着日新月日的科技成果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福利,可是我仍然认为受孕结胎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我们之所以每每被他人被自己所经历而感动而泪流不止,或许就是来源于三个生命在某一刻的永恒美丽。
    人会感动,就能幸福。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滋润着生命。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在这个世界上,人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而然的来临。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
    存在的东西大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消失的意义也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的。人的精神处于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刻意地去珍惜。一旦身边或亲人有了精神疾病才会感觉到正常人的可贵和幸福,正如身陷囹圄的人才会深切地体味到自由的真正价值。有时候,正常的记忆就如同艺术品一样,它们都可以使消逝的往事成为切实可信的存在。所以经常维修和护理一下我们自己脆弱的神经不被过分的损毁,是非常有必要和必需的。
    有一种载体叫网文,有一个网站叫不可能的世界;有一种文风名婉约,有一种读者叫贤者。有一种杂文叫书评,有一种默契叫感应。
    有一种题材叫鸡汤,有一种写作叫解剖;有一种表达叫深刻,有一种食粮,名精神。有一种尺度,名标杆;有一种高度叫境界。
    无论何种题材的作品,如果非要从整个作品的写作手法和整体阅读观感来分的话,可粗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豪放,一类名为婉约。实际上,大多题材的作品,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婉转低沉;时而气势磅礴大气撼人,时而莺歌燕语细腻润心。有时很难判定它是属于一泻千里的豪放佳作,还是如涓涓细流的婉约心动。高亢嘹亮的作品,令人心情澎湃激昂,有一种阅读的快感和惬意。
    而感情细腻的作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伴着微苦的咖啡或是清香的绿茶慢慢品尝,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中毒,就会深陷故事优美的情节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作品的题材不重要,作品的创作手法也没有优劣之分。作品成功的关键是你的故事是否温暖,感人,新颖,迷人。婉约为主的题材的作品,刚刚读的时候感觉寻常,每当掩卷回味的时候,会有一种淡淡地馨香从远处飘来,余味绕梁而久久不散。这大概就是婉约手法的佳作带给我们的心灵的震颤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