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秋风起时 万类霜天竞自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季节更替,宛如一朵花的绽放,飘忽悄然。一夜北风,清秋便乘上节气的班车,匆匆赶回人间。
    慕晚时分,行走在故乡的田间。天空蔚蓝,碧透,云霞涨红着脸,与夕阳携手蹁跹。行行雁阵,徘徊南飞,频频回首这块曾经栖息过的土地。一头奶牛散步田间,啃着枯草。醇厚的鼻音,悠然地唱着自己的赞歌。广袤的田野,草堆宛如一座座矮小的茅屋,静默伫立,守候着收获的喜悦和安宁。一位母亲,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深入秋天的心脏,抓一把干草,将农家的日子点燃。
    福生,强,伟还有小山沿着大堰,四人挎着自己高把的筐子,吃力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他们的任务是到村西头大堰的外围打猪草。土地是隶属于生产队的,当然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是属于集体财产,唯有打猪草是被允许的。因为养猪的粪便和肥料最终用于生产队,根据肥料的多少,可以挣到一定的工分。而最后养大的肥猪,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屠宰站,挣到的钱就会归于生产队的总账。而每送一头猪,可以在猪屠宰之后以供应价领回十公斤的猪肉。养猪户最大的优惠就是优先第一个要一斤肥一点的肉。
    所以,每当小山挎着篮子步履沉重的回到家里的时候,父母亲总会抢先一步接过小山手里的猪草,面带微笑的问他:“小山,累坏了吧?”小山总是昂起自己的满是汗水的脑袋,自豪地回答“不累”。
    毕竟在孩童玩耍的年纪,能为家里尽到一点微薄之力,挣到一定的工分,总是一件令父母高兴的事。孩子多的家庭,在父母面前争宠就成了日常的【宫斗】,而为这个家庭付出的多少,或多或少的会成为父母对于孩子优劣评判的一个重要指标。
    晚饭后的时光,是难得的清闲享受时刻。
    父亲和母亲一起坐家里的小院,小山也搬张躺椅,坐在树下。看着父亲一杯香茗,闭目品尝,半醉半醒,将清秋的凉意,味道,尝个够,吃个饱。自己也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大约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整,他们就跟随父母来到场院,开始了晚上的工作。而对于小孩子来说,美好的时刻来临了。
    父母们点上灯笼,伴着微弱的忽闪忽闪的灯光,干着白天未完的工作。而孩子们就会聚到村里一位瞎子说书人的身边,听他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瞎子说书人隶属于公社宣传队,曾经在公社宣传队培训过一年。公社里每年供给他一定数目的粮食,蔬菜,由生产队负责具体划拨。而他的任务就是在农闲或是农忙的空闲期为大家送来精神食粮。于是,在夏天,秋天,生产队的场院里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于是这里自然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每当瞎子的锣鼓一敲,竹板一打。平时疯打疯闹的无数孩子们立刻安顿了下来,除了大人们劳作的声音,场院里一片寂静。甚至连蟋蟀的弹琴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昆虫们把自己的美好的绝唱,留给这个世界的季节。
    伴着昆虫们的天籁之音,瞎子说书也正式开始。他讲的每一个故事,在小山和孩子们听来就是真正的天籁。岳飞传,三侠五义,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济公惩恶扬善的故事……。听得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小伟为了听故事,竟然舍不得到一边去撒尿,听到最后,竟然憋得尿湿了裤子。
    说实话,就是两只鸡打架,都会有不少的小孩围着观看。没有电,自然没有电视,只有下乡到村的黑白电影。每当放映队在几个村子轮流放映的时候,大家总是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放电影都是在村头路口,从中午吃完午饭就有人开始占地方,划分看电影的势力范围。还经常为了争一个有利位置而大打出手。听瞎子说书,看黑白电影,那就是大家的节日。
    露天电影,若在春夏秋三季还好说。若是三九天天寒地冻,那就是大家的灾难。虽然大家冻得瑟瑟发抖,却很少有人离开。有时人们冻得跺跺脚或是围着电影屏幕跑上两圈后,继续坐在从家里搬来的小凳子上接着观看。精神营养的匮乏伴着物质生活的贫乏,折磨着小伙子们幼小的心灵和躯体,同时也磨砺了孩子们的斗志和毅力。于是,能吃苦耐劳,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家常便饭。
    秋天的清晨,微风习习。伴着些许的凉意,大人们在日出之前已经来到了田间地头。日不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这是父辈们和前辈们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与贫穷作抗争。他们不甘心贫穷,不安于现状,像一头头不知疲惫的老黄牛,无怨无悔的耕耘着。
    日上三竿,父母们也从田间返回家里。小山也睁开惺忪的双眼,和父母一起吃过简单的早饭。既然饭里面的营养不足,就干脆吃他个肚儿圆,再没营养的东西你要消化掉它也是需要时间的。正如姐姐常说的“质量不足数量补呗。”
    今天的任务是去拾粪。约好了强和伟,带上各自的铁锨和粪篓结伴出发。因为化肥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