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画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借了七八个大盆和木桶,将高粱制成淀粉,玉米面放回缸里留着吃。
    坐骡车大幅度缩减了用在路上的时间,让秋华年在三天内搞定了所有活,家里所有高粱制成的淀粉晒干后共120斤,够用很久很久了。
    副产品面筋太多吃不完,秋华年把它们切成薄片,在太阳下晒干收起来,吃的时候拿水泡软就行了。
    就这样早上做糖、研究木工,下午坐骡车去镇上卖糖,又过了五六天,秋华年数了数钱匣子里的铜板,确认自己正式赚到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两银子。
    一千枚铜板用细草绳从中间串起来,两边打结,沉甸甸一大串,秋华年将它们收好,等日后有机会去县城时换成银子。
    今天他要早上就去镇上,给纸笔铺子的老板画画,背着背篓出门到村口,宝仁夫妻已经在骡车上等着了。
    孟家就在清福镇,这几天宝仁天天送秋华年去镇上,孟福月时不时跟着回娘家串门。
    秋华年坐上车后,宝仁一扬鞭子,骡子小跑起来。
    骡子后面拉的板车没有车厢,只有一个底和两侧的扶手,下面垫着稻草,
    ()初坐时还感到新奇,坐久了就会觉得颠人。
    但无论如何,都比步行强上十倍。
    孟福月和秋华年的关系越来越好,一点都不觉得送秋华年麻烦。
    毕竟华哥儿实在是太会做人了,只要搭车一定顺带塞点小东西,这几天家里小孩嘴里糖就没断过。
    虽然送人是族长亲口答应的,他们也愿意送,但一段关系有来有往才让人觉得舒心不是?
    秋华年到镇上的纸笔铺子,把背篓放下,店主王诚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和几色颜料。
    “每年清明前后,都是祭纸卖得最好的时候,哪怕再困难的人家,也愿意买点好东西,求祖先保佑。”王诚给秋华年说,“在县城里,讲究的人家看不上香火铺子批量印的祭纸,便会专门请人画。”
    “但县里请人画画价格太高,少说也得五十文,很多人有心无力,这就是其中的商机了。”
    “我不求你画的多好,只要比印出来的清楚就行,一张画给你八文,别嫌少,不是我自夸,这门生意得有门路才能在县城卖得出去。”
    秋华年点头,打量已经裁好的一厚叠纸,纸张用的是较为便宜的夹连纸,裁成和现代A4纸差不多大小长方形,画只需占三分之一的地方,余下留着让顾客自己写祭词和吉祥话。
    “东家需要多少这样的祭纸?”秋华年问他。
    王诚不明所以,“自然是越多越好。”
    他知道画画是慢功夫,所以只希望秋华年尽量多画一些。
    秋华年换了个问法,“今年清明你估计最多能卖出去多少张这样手画的祭纸?”
    王诚能想出这个主意,自然做过调查,“我打算卖十五文一张,估摸着最多能卖出去二三百张,但哪有这么多画给我卖。”
    秋华年笑了笑,“那就画三百张吧。”
    王诚怀疑秋华年是没听懂自己的话,还有三天就是清明了,三百张?来得及?!
    “我先画几张,东家看看行不行。”
    秋华年说完就拾笔开画,梅兰竹菊、锦鲤仙鹤迅速在不同的纸上成型,王诚只准备了墨色、朱红和靛青三种颜色,秋华年将它们巧妙搭配,有浓有淡。
    一刻钟后,八张纸全部画完了。
    “这种完成度可以吗?”秋华年问目瞪口呆的王诚。
    王诚没听过完成度这个词,但能理解大概意思,“可以,太可以了!”
    当画幅变小,加上其他颜色后,这个哥儿的画也更好看了。
    印画不如手画好,是因为印画印不出浓淡变化,还容易串色糊墨,所以王诚对秋华年的要求很低,只要稍微画得像个样子就行。
    但现在,看到秋华年的成品,王诚甚至觉得,他可以提高售价,和那些专程请好手精细画的高档祭纸打擂台了!
    王诚花了几秒压下躁动的心,告诫自己不要好高骛远,抓住市面上的缺口,薄利多销才是正道。
    反正这个哥儿画的比印的还快,卖出去的多了,一
    样赚得多!
    王诚震惊于秋华年的绘画速度(),?乓瑞?????()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没有多解释。
    上辈子他画这几张图少说画了上百遍,早就画吐了,闭眼都记得下一笔的走向。
    手掌大小的画不需要太多细节,两三分钟画一张岂不是手到擒来?
    他又不追求什么意境,什么艺术,只想做一个无情的赚钱打印机。
    除了卖糖,秋华年一整天都在铺子里画画,王诚越看越高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捧的铜钱,殷切地给秋华年沏了茶,中午还专程去食肆花八文钱买了一碗大肉面犒劳他。
    画完一百张,秋华年收手,“我先回去了,明天和后天再各画一百张。”
    王诚不急,反正祭纸一天卖不完,“这一百张我先送到县里卖,其余的等你画好再送。”
    王诚高兴,给钱也爽快,点数过画好的祭纸,直接给秋华年结清了这一百张画的钱。
    八文钱一张,一共八百文钱,加上今天卖糖的收益,秋华年马上又能攒出一两银子了。
    他心情愉悦地买了一斤猪肉,又去豆腐坊买了一块豆腐,打算回家做豆腐炖肉吃。
    下午五六点,不那么浓烈的太阳下,健壮的骡子小跑着,拉着满载而归的人返回家中。
    清福镇路口,两个鬼鬼祟祟的男人看着渐行渐远的骡车,压低声音交谈。
    “今天又买肉了,真是出息了。”
    “会做糖,会画画,以前怎么没见他有这能耐,吃里扒外的东西,在家时肯定藏着。”
    一想到秋华年赚的钱他们花不到,这两个上梁村来的秋家人就抓心挠肝地难受。
    早知道秋华年有这个造化,他们怎么可能才两斗高粱就卖了他!这些钱和肉明明都该是秋家的!
    “我看他是铁了心,不会和我们回去的,只要他不松口,我们就算骗回去也留不住,毕竟杜家村不是好惹的……”略年长的男人眯起眼睛,他是秋华年的堂哥秋富。
    “大哥,那怎么办?听说杜云瑟还有五六天就回来了,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就来不及了。”秋华年同父异母的弟弟秋贵问。
    秋富心里也有些焦急,突然间,他脑海里闪过下午看见的秋华年的脸,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留不住,那就远远地卖走。”
    “大哥,你的意思是?”
    “我认识一个人牙子,专收好看的哥儿运到南边去卖,我看华哥儿那张脸是有这个造化的。”秋富越说越觉得可行。
    “我先和人牙子说好,一得手就立即装车运走,杜家村的人来问,就说他是自愿去南边享福的,找不到本人作证,哪怕闹起来也是咱们占理。”
    秋贵觉得这个主意好,转念又发现不好办,“可这些天他出村一直有骡车接送,我们总不能潜进杜家村绑人吧?”
    杜家村人住的密集,秋华年家前后左右都有邻居,根本不可能得手。
    秋富笑了,“别急,三日后就是清明,家家出去上坟祭祖,杜家村的人不可能一直跟着他,总找得到机会动手。”!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