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枯枝断裂的轻响从身侧传来,极其细微。
但帝王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
南宫玄羽猛地勒马,鹰隼般的目光,瞬间锁定了声音来源。
一片嶙峋的乱石后面,似乎有一抹极其纯净的银光一闪而逝。
……
沈知念的营帐内暖香浮动,隔绝了外头的肃杀。
芙蕖将一盏温热的参茶,轻轻放在小几上。
远处传来的号角,还有如闷雷滚过的马蹄杀伐之声,透过厚厚的锦帐,变得模糊而遥远。
沈知念端坐在软榻上和自己对弈,指尖捻着一枚温润的玉质黑棋,轻轻......
夜色如墨,沈知念独坐宸贵妃宫中,烛火摇曳,映得她眉眼深沉。芙蕖轻步走入,低声禀报:“娘娘,锦衣卫传回消息,太子被押入天牢后,闭口不言,任凭严刑拷打,始终不肯吐露幕后之人。”
沈知念微微蹙眉,指尖轻轻敲击案几,半晌才道:“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芙蕖心头一震:“娘娘的意思是……背后之人身份极尊?”
“不止。”沈知念抬眸,目光冷冽如霜,“而是他知道,一旦开口,便再无退路。”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传我命令,命锦衣卫继续施压,同时放出风声,让朝臣以为太子已招供,牵涉甚广。我要看看,谁会最先跳出来。”
芙蕖领命而去。
沈知念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皇帝昨日在乾清宫的神情。
那是一抹从未有过的疲惫与动摇。
他终究还是对太子心存一丝情分。
可她不能心软。
这一局棋,若不将敌人彻底铲除,终有一日,他们会反扑而来。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流言四起。
众臣纷纷猜测太子谋逆背后另有主使,甚至有人暗指此事与兵部尚书尉迟敬之有关。而尉迟敬之却表现得异常镇定,仿佛这一切与己无关。
沈知念坐在宫中,听闻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果然来了。
她当即召见秦骁:“你亲自去盯住尉迟府,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
“是。”秦骁领命离去。
午后,皇帝召见沈知念于御书房。
殿内气氛凝重,皇帝神色阴沉,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沈知念步入殿中,恭敬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皇帝抬眸看了她一眼,缓缓开口:“朕昨夜彻查旧档,发现一件蹊跷之事。”
沈知念心中一凛,面上却不显:“请陛下明示。”
皇帝将手中密信递给她:“这是先皇临终前留下的遗诏副本,其中提及,‘若太子非朕亲生,当速废黜,另择贤者立储’。”
沈知念接过密信,指尖微微收紧。
果然如此。
她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语气平静:“陛下,此事若属实,那太子之位本就存疑。尉迟敬之引荐道士入宫,恐非偶然。”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沈知念抬头望向他,目光坚定:“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避免动荡。臣妾建议,暂且封锁消息,待查明真相后再作决断。”
皇帝点头:“朕也正有此意。”
沈知念微微欠身:“臣妾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情绪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息:“朕知道。”
夜色渐深,沈知念回到宫中,刚坐下不久,芙蕖匆匆来报:“娘娘,锦衣卫传来急讯,尉迟敬之今夜秘密出府,前往城南一座偏僻宅院。”
沈知念眼神一冷:“立刻派人跟踪,务必查明他在与谁密会。”
芙蕖应声而去。
沈知念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子时三刻,秦骁悄然归来,神色凝重:“娘娘,属下亲眼所见,尉迟敬之在那座宅院中,与一名黑衣人密谈。那人蒙面,身份不明,但看其举止,绝非凡俗之辈。”
沈知念眉头紧锁:“可曾听到他们谈话内容?”
秦骁摇头:“属下潜伏在外,只能隐约听到几个字……‘时机已到’、‘北狄援军’、‘东宫变故’。”
沈知念心头一震。
北狄援军?
她猛然意识到,这场政变的背后,恐怕不只是朝中权臣那么简单,而是牵扯到了北狄势力!
她立即下令:“调集暗卫,严密监视尉迟府及那座宅院,若有异动,立刻上报。”
“是。”秦骁领命而去。
沈知念站在殿中,掌心微凉,思绪飞转。
她必须赶在敌人动手之前,将一切扼杀在萌芽之中。
否则,不仅她多年谋划付诸东流,连整个大胤王朝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深吸一口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