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绝世佳作,更暗藏玄机:画卷背面用金粉写就了一段隐晦的文字,内容直指东越朝廷内部的腐败问题,以及南楚愿意提供的丰厚条件。
“这是……”陆承钧低声呢喃,目光复杂地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才压低声音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为何要冒如此大险,将此物交予我?”
心腹从容一笑,答道:“大人乃东越栋梁,却因小人构陷而备受猜忌。我主深感痛惜,故愿助大人渡过难关,共创大业。”随后,他递上一封信笺,正是林婉儿亲笔所书。
陆承钧接过信笺,匆匆浏览一遍,脸色数变。最终,他沉声道:“此事干系重大,容我仔细思量。”
送走心腹后,陆承钧独自站在窗前,久久未语。一方面,他对南楚开出的条件心动不已;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此举会被东越国王察觉,从而招致灭顶之灾。几经权衡,他终于做出决定:暂时接受南楚的提议,但要求对方提供更具说服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林婉儿也意识到,仅靠陆承钧一人不足以彻底瓦解东越的核心力量。她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重要人物,比如东越军方统帅萧寒云。此人素以刚正不阿著称,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切入,或许能进一步扩大南楚的影响范围。
于是,林婉儿命人搜集关于萧寒云的一切信息,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以及潜在弱点。经过一番调查,她发现萧寒云最疼爱的女儿萧玉婷即将适婚,却迟迟未能觅得良缘。而这一情况,恰恰可以成为突破口。
---
###沈知念的新挑战
沈知念在京师的改革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边境的局势依旧不容乐观。东越军队表面上撤退,实则暗中调动兵力,显然仍在寻找机会发动突袭。对此,沈知念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召集了多位将领,详细分析了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根据情报显示,东越军队极有可能选择从西南方向渗透,因为该地区的地形复杂,防守难度较大。为应对这一威胁,沈知念下令加强西南防线的工事建设,同时抽调精锐部队驻守关键节点。
然而,资源短缺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尽管从京师调拨了一批物资支援前线,但由于运输距离遥远,许多补给品在途中损耗严重,真正抵达目的地的数量远低于预期。此外,部分士兵因长期高强度作战而出现心理创伤,士气低迷,急需有效疏导。
为解决这些问题,沈知念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建立一个覆盖全境的后勤保障体系。他建议设立多个临时仓储点,确保物资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分发到各个驻防区域。同时,他还倡导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士兵缓解压力,恢复战斗力。
这项计划得到了太子的支持,但却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这种大规模投入会加剧国库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财政崩溃。面对质疑,沈知念冷静回应:“战争时期,效率优先于成本。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后勤都无法保证,又如何奢谈胜利?”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沈知念亲自前往西南防线,实地考察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他深入基层,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实际困难。这种亲民作风赢得了广泛赞誉,也让士兵们对这位年轻将军产生了更深的信任。
就在沈知念全力推进改革之际,一封来自东越的密函悄然送抵京城。信中透露,东越军队正在秘密集结一支精锐部队,目标直指南楚腹地。一旦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收到消息后,沈知念立即召集幕僚制定应急方案,并紧急联系张云飞,请求其配合行动。
---
###张云飞的奇袭行动
接到沈知念的求援后,张云飞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他判断,东越军队之所以敢于冒险,必然是因为后方补给充足,且防御严密。因此,唯有继续削弱其后勤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动摇敌军的信心。
这一次,张云飞决定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打击。他挑选了一支由百名精锐组成的特种小队,化整为零,潜入东越境内执行破坏任务。这些士兵个个身怀绝技,擅长伪装和潜伏,能够在极端环境下完成高难度使命。
行动开始后,张云飞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佯装进攻东越北部边境,吸引敌军注意力。与此同时,特种小队则借助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穿越崇山峻岭,直奔东越军需重镇而去。一路上,他们避开所有已知的巡逻路线,凭借精准的地图和丰富的经验,成功规避了多次险情。
到达目标区域后,小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摧毁粮仓、弹药库以及通讯设施。为了避免引起大规模骚乱,他们选择在凌晨时分发起突袭。火光冲天之际,东越守军完全措手不及,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此次行动不仅摧毁了大量物资储备,还切断了东越军队与后方的联系,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捷报传来,张云飞当即命令主力部队全线压上,迫使东越军队全面收缩防线。
然而,战斗并未就此结束。东越国王恼羞成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南楚入侵者。一时间,双方在边境线上展开了激烈拉锯战。张云飞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带领将士们一次次击退敌军攻势,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
---
###朝堂上的新博弈
随着前线形势逐渐明朗,南楚朝堂内部的争论也达到了白热化阶段。主战派主张趁胜追击,彻底摧毁东越的军事力量;而主和派则坚持认为,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尽快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太子居中调停,试图找到一条既能巩固成果又能节省国力的道路。他下令组建一个专门委员会,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商讨具体方案。会上,林婉儿作为外交事务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在现有协议基础上,增加一项附加条款,即东越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常备军规模,并允许南楚派遣观察员监督执行情况。
这一提议引发了激烈争议。主战派认为,这样的条款过于宽松,无法真正消除东越的威胁;而主和派则担忧,此举可能会激怒东越国王,导致谈判破裂。经过多轮辩论,太子最终拍板决定采纳林婉儿的方案,并授权她全权负责后续谈判工作。
林婉儿不负众望,在新一轮谈判中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耐心。她逐一化解了东越方面的疑虑,同时巧妙地将附加条款包装成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框架。最终,双方达成了新的共识,签署了《永安条约》。
签约仪式结束后,林婉儿悄悄向太子汇报:“殿下,这份条约虽看似平等,但实际上已大幅削弱了东越的实力。接下来,我们只需静待时机,便可将其彻底纳入版图。”
太子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道:“婉儿,你总是让我感到欣慰。不过,切记不可太过张扬,以免打草惊蛇。”
林婉儿点头应允,心中却已有了下一步计划的大致轮廓。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