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羊脂白玉触手生温,内里云雾般的絮状纹理在日光下流转,更添几分清冷贵气。
殿内极静,只有香炉里,香灰偶尔塌落的细微声响。
芙蕖放轻了脚步进来,手中捧着一个光洁的青玉托盘。
托盘中央,静静躺着一块半掌大小,打磨得温润的象牙腰牌,牌面上清晰地刻着“陆沈氏南乔”几个小字。
“娘娘。”
芙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地打破了一室静谧:“大小姐递了牌子进宫求见。”
沈知念拨弄玉镯的指尖微微一顿。
来了。
比她预想的还......
岭南、江南之乱虽被迅速平定,然赵宸新政推行依旧举步维艰。旧臣多持观望态度,朝堂之上,每有新令颁布,总有大臣以“祖制难违”为由反对,致使政令难以贯彻。柳如烟深知,若不尽快树立新帝威信,朝局恐将再度动荡。
这一日,御书房内,赵宸与几位心腹重臣议事,气氛凝重。兵部尚书王允上奏道:“陛下,岭南、江南虽已平定,然各地藩王仍拥兵自重,若不加以节制,恐怕后患无穷。”
赵宸眉头紧锁,沉声道:“朕已有削减藩权之意,然诸王皆称忠于朝廷,若贸然削权,恐激其反叛。”
王允拱手道:“依臣之见,可先收其兵权,再逐步削弱其势力。如此,既不至于激起大乱,亦能稳固皇权。”
赵宸尚未开口,一旁的户部尚书李敬之却摇头道:“此举过于激进,恐引得众王联手对抗,届时局势更难收拾。”
殿中一时陷入沉默。
柳如烟在帘后静听良久,终于缓步而出,神色从容:“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然如今之势,已不容拖延。陛下登基之初,便曾许诺要革除弊政,若此时退缩,岂非失信于天下?”
众人皆是一怔,赵宸抬眸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柳如烟继续道:“若欲削藩,不可强攻,当以柔克刚。可先设‘巡抚使’一职,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巡视各藩地,监督赋税、军务,使其权力逐渐收回中央。同时,可借此次岭南之乱为契机,宣布凡属藩王私兵者,皆需裁撤,归入朝廷统辖。”
此言一出,王允眼前一亮,连连点头:“娘娘所言极是!此举既能削弱藩王实力,又不致引发大规模冲突,实乃上策。”
赵宸沉思片刻,终是颔首:“好,就依皇后所言。传旨下去,设立巡抚使,优先派驻岭南、江南两地,逐步推进至其余藩地。”
众臣齐声应命,一场关乎国运的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
然而,就在新政逐步推行之际,宫中却传出一则惊人消息??废太子赵曜之子赵昱,竟在冷宫之中病逝。
此事一经传出,民间哗然,更有流言四起,称赵昱死因蹊跷,疑有人下毒灭口。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怀疑,此事乃皇帝授意,为的是彻底断绝旧太子一脉复辟的可能。
赵宸得知此事后,脸色阴沉,怒斥太医署:“赵昱虽为废皇子,然毕竟是皇家血脉,怎会突然暴毙?你们如何解释?”
太医令战战兢兢跪地叩首:“回陛下,赵昱近来确实偶有发热咳嗽之症,臣等已尽力医治,奈何病情恶化过快……”
赵宸冷笑一声:“一句病情恶化便可搪塞过去?你可知,此事已引起民间骚动,百姓皆以为朕残害宗亲!”
说罢,他拂袖而去,留下满殿惶恐的大臣。
柳如烟闻讯后,立刻召见青鸢,低声道:“查,彻查此事。赵昱年纪尚幼,怎会突然病亡?我怀疑,有人故意制造混乱,意图动摇民心。”
青鸢领命而去,数日后带回一封密报??原来,赵昱并非自然病亡,而是被人用一种名为“牵丝草”的慢性毒药所杀。此毒无色无味,初期症状与普通风寒无异,待毒性发作时,已无可救药。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毒乃是宫中药库流出,而掌管药库的太监,竟是淑妃的亲信!
柳如烟心头一震,立即召见淑妃。
淑妃再次前来凤仪殿,神情却比上次更加紧张。她跪地行礼后,柳如烟并未让她起身,只淡淡问道:“赵昱之事,你可知晓?”
淑妃面色骤变,连忙叩首:“娘娘明鉴,臣妾对此事毫不知情!”
柳如烟目光微冷,缓缓道:“你的亲信太监,从药库取走牵丝草,而后赵昱便离奇身亡。你说,此事与你无关?”
淑妃惊慌失措,连忙辩解:“娘娘,臣妾从未指使任何人下毒,也从未想过要害赵昱!那太监擅作主张,臣妾实在不知情啊!”
柳如烟盯着她许久,才缓缓道:“你若真无辜,为何不早些揭发此人?你明明知道他在做什么,却选择沉默,这便是你的罪。”
淑妃浑身颤抖,泪水滑落:“娘娘饶命!臣妾只是想借赵昱之事,试探陛下是否会念及旧情,未曾想那人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