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输不起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47章输不起了
    李德謇并没有等很久。
    李德謇与李承乾走得近,牵扯进了昔年的谋反案子。
    这事在当年是极其严重的。
    毕竟李承乾是贞观朝第一任太子,在太子位上坐了十六年。
    李世民是宠爱李泰不假,但对于李承乾的关照是一点也没有落下,给的权力一点不少。
    当年的太子党势力极其庞大,明里暗里都有。
    谁掺合其中,都要倒大霉。
    现在李承乾骨头都要化成灰了,李治皇帝位子都坐了十几年。
    李承乾的太子党?
    还能如何?
    李治心眼小,也不至于对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情耿耿于怀。
    何况当年的李治,那是小透明,夺嫡之争是李承乾、李泰的事情。
    如果李德謇是李泰的人,陈青兕还得考虑一二,毕竟李泰在李承乾谋反失败以后,忽然意识到还有一个李治是对手,没少恐吓自己那腹黑的九弟。
    两人之间关系并不好。
    但李承乾不将李治视为对手,对于这位让父亲一手带大的嫡亲弟弟想来不会太差。
    李承乾、李治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既无矛盾,自不会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至于李德謇为何会在苏州困居至今,原因只有一个无人在意,让世人淡忘了。
    李靖堪称华夏历史中兵家里的绝顶人物,与孙武、吴起、韩信一个级别,但他的子孙却没有继承父亲的三成能耐,籍籍无名。
    李靖本就安于明哲保身,孑然一人,离世之后,也没有人为其后人铺路,导致了没人意识到还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陈青兕在乾封县略微操作,让李德謇的名字出现在了李治的视线。
    李靖对大唐的贡献自不用说,在军方的威望除了昔年的大唐秦王,无人可比。
    以小恩博大名,李治哪有拒绝的道理,直接下了一道旨意,念卫公对大唐贡献,特赦李德謇,恢复白身。
    ********
    战鼓轰鸣,轰鸣,轰鸣。
    精锐的兵卒戎装在身,兵戈在手,随着震耳的鼓声,一队队精锐兵卒在鼓声中大步向前。
    一步一步,铠甲的摩擦声与脚步踏地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他们在场中列队,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杀气腾腾,声势滔天。
    陈青兕看着面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战场联系在了一起。
    这就是大唐最负盛名的舞蹈《秦王破阵乐》,是真真正正的《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在高宗朝改名为《神功破阵乐》。
    之所以改名,是因为高宗朝对于《秦王破阵乐》做了一定的修改。
    根据记载《秦王破阵乐》仅奏曲之人就有一百二十八位乐工,马军两千人,步卒根据情况,三到五千不等。
    也就是说真正的《秦王破阵乐》至少得五千规模,需要极大的场地才能施展的开。
    现实里哪有那么大的场地与机会表演完整的《秦王破阵乐》?
    于是将之缩减成了五百人的大型舞武,名字也改成了《神功破阵乐》。
    现在他们在齐鲁平原上,还是如此盛会,在结束封禅,准备返程的这一夜。
    完整的《秦王破阵乐》作为压轴戏,呈现在了大众眼前。
    陈青兕之前是看热闹,只觉得热血沸腾,就像后世人听到冲锋号的感觉一样,让人有一种本能冲锋的感觉。
    在百济这些年的历练,陈青兕军事素养成倍提升,已经看出了这《秦王破阵乐》是将军阵融合到舞蹈之中。既有战场上穿插配合的仪式感,又有舞蹈的张力。
    陈青兕看着场上刀盾兵、长枪兵、弓箭手、陌刀队相互间的穿插配合,看着马军骑兵在左右翼有规律的移动。
    俨然就是这时代的步坦协同。
    陈青兕深知大唐的军阵多出自李靖之手,他在兵部就看过李靖留下来的各种军阵,对于那素未谋面的军神,涌现无上敬意。
    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大食国曾经与真主之剑哈立德本瓦利德齐名的阿慕尔伊本阿斯动容的看着面前的《秦王破阵乐》。
    看着诸多兵种的配合,阿慕尔喉间动了动,脸色渐渐苍白。
    大食国军事强吗?
    当然很强!
    在整个西方,堪称无敌的存在。
    可真要说及军事理论,当下西方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总和起来,给东方当徒孙都不配。
    乾封元年,正月十七。
    封禅队伍开始动身返回。
    周奎在途中跟上了陈青兕。
    “郎主,一切都妥当,李公给了郎主一封致谢信!”
    陈青兕微微颔首,接过周奎递来的信,正想要看。
    却听周奎低声道:“此去苏州,略微出了些意外,动用了郎主的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