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平衡破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夜》,面对初唐四杰以及一众才子的攻城略地,胜利的天枰已经完全向陈青兕这边倒了。
    陈青兕也并没有赶尽杀绝,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封杀宫体诗。
    尽管宫体诗发展至今属于文化糟粕,但也属于华夏历史的一部分,固然大多数都是围绕女人宫廷而作,却也不乏经典诗篇,没有必要一杆子打死。
    只是面对辉煌的未来,宫体诗注定会泯灭于此的。
    大唐皇宫内苑。
    李治最近头疼的有些频繁,武皇后正好习得一手按摩技巧,他常来内苑接受自己皇后的侍奉。
    武皇后感受着肩膀上柔柔的力量,也略感放松,他见一旁有着一本书,随手取过,却是陈青兕的诗集,读得这一页,正好是已经风靡整个京畿士人的《春江花月夜》。
    对于陈青兕以迅雷之势,整合了上官仪、薛元超的力量,李治特别满意。
    上官仪、陈青兕都是他用来掌控文坛话语权的手段,两人因理念不同,起了矛盾,他并没有直接干涉。
    理由简单。
    胜者为王。
    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意味着胜利一方更有资格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
    但他决计不想看到双方斗的两败俱伤,让关东士族看笑话,也一直在关注动向,准备随时干涉,避免进一步恶化。
    随着上官仪、薛元超的下场,随着他那个叔父的介入,李治一度以为陈青兕这回要遭殃了。
    哪里想到他竟靠着一首《春江花月夜》完成了对于上官仪、薛元超的绝杀,而且动作态度干净利落,不伤及彼此的核心力量。
    李治对于这种结果,最是满意不过,看着手上的《春江花月夜》,忍不住赞叹道:“以一首诗来定文坛,古往今来,唯此一人尔。”
    武皇后掩口轻笑,说道:“妾身听娘亲说,宫外人都言陈先生便是文曲星降世。妾拜读了先生几首佳作,亦觉得如此。”
    李治眯眼道:“陈爱卿是文曲星,那朕是什么?”
    武皇后敢说这话,心里早就有了预备的答案:“妾听闻凡出圣君,必有文武曲星相辅。陈先生这位文曲星的出现,不正是因为陛下乃千古圣君!先有陛下,才有陈先生。若无陛下慧眼识珠,就陈先生的出身,焉能进入庙堂?”
    李治闻言哈哈大笑。
    武皇后这话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看着有些疲态的李治,武皇后说道:“陛下为国操劳,妾实在担忧。国事重要,陛下的身体更加重要。”
    李治在这方面一直都是逞强的,可这一次却出现了一定的迟疑,过了片刻,才道:“朕何尝不想好好休息?天下事务如此繁杂,各方事务,决于朕一身,哪里抽的空闲?”
    武皇后心疼道:“诸相公皆是当世英才,细末之事,交由他们处理便好。”
    李治轻哼一声:“妇人之见!”
    他并不想与自己的皇后说太多政务,闭口不言了。
    李治不是没有想过将手上的权力分出去一些,让自己轻松一些。但每当有此念头,他便会立刻放弃。
    作为一个皇帝,他手中的权力是不能轻易分出去的。
    有资格接受的唯有两类人:宰相、太子。
    李治有过被架空的经历,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人仗着自己宰相的身份,独断专行,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心上。
    至于太子?
    且不说李弘现在的年纪,不足以担负重任,即便到了适龄时间,权力又岂能轻易交给太子?
    有玄武门之变在前,又有李承乾造反在后,李治本就心思深沉,略带多疑,更会吸取教训。
    无人可以为之分忧,李治也只能硬抗。
    随着上官仪、薛元超的服输,盛唐体在京畿的推行便无往不利,没有受到额外的干涉。
    渐渐地士人也体会到了盛唐体第一个优势:自由简单,入门极低。
    就如最初长安城里流传的污糟诗句一样,即便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在特定情况下也能随口编几句打油诗,何况是寒窗苦读多年的士人?或许做不到流传千古,却也能够信手拈来,比之宫体诗需要用心堆砌词藻,用心引用典籍,简单的不止一星半点,一步一步地,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盛唐体只用了半年时间,开始取代宫体诗,成为了宴饮游玩的主要娱乐项目,一项为士人接受的娱乐活动。
    陈青兕这位盛唐体的推行者,随着盛唐体的普及,坐在家里啥也不干,士林人望亦滚滚而来。
    显庆六年,十月五日。
    这一天,风和日丽。
    陈青兕惬意的摊在胡床上,在档案室的院外晒着太阳,看着卷宗。
    经过足足一年半的休整,唐王朝的经济民生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连年征战导致创伤的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天下无战事,陈青兕所在的兵部自然清闲。
    陈青兕处理事情本就是利索,每天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