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谦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支援兵从新罗进攻。
    新罗方面陈青兕并不过问,但薛仁贵、刘仁轨两路兵马得配备足够的将作监的人手,让大唐的百战兵士少些伤亡。
    三月一日,陈青兕收到了朝廷传下来的消息,二十日,回长安。
    李治此番东巡,在洛阳待了两年有余,确实是应该回长安了。
    尽管李治确实偏爱洛阳一些,但长安终究是大唐的首都,独一无二的存在。
    三月十五日,洛阳牡丹开放。
    李治、武皇后两人一并邀请五品上的官员命妇入宫赏牡丹。
    陈青兕带着萧妙宸与镜镜一并参加。
    萧妙宸坐在车轿里,镜镜骑着小马驹,跟在陈青兕的身侧。
    已经五岁的他,能够自由驾驭小马驹了。
    因为是自小抚养,镜镜亲自喂食,还帮着给它洗澡刷毛。
    小马驹灵性十足,与镜镜配合默契。
    年纪小小,便能如臂使指。
    一行人来到洛阳宫牡丹园,不少人已经在园内四处赏花。
    陈青兕一行人出现以后,不少人纷纷上前打招呼。
    终献的政治资源,已经开始渐渐体现了。
    陈青兕这些日子明显的察觉到自己的人际往来更加顺畅。
    牡丹花的栽培源于隋朝,兴盛于唐代。
    尤其是洛阳,此地最适合种植牡丹,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将牡丹在洛阳开的最为旺盛归于洛阳的地气、王气,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
    这自是虚妄之语,不过毫无疑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
    牡丹就在洛阳长的最盛,到了外地,花朵便会缩小,而外地的牡丹本来一般化,到了洛阳,会支楞了起来,花朵能比以往大上一圈。
    故而洛阳牡丹甲天下,半点不假。
    随着一声“皇帝陛下驾到,皇后殿下驾到……”
    李治、武皇后这对帝后姗姗而来。
    陈青兕向着李治、武皇后的方向望去……
    李治身为皇帝,自是走在最前面,武皇后落后一个身位,位于左侧,右侧还有一粉雕玉琢的小孩,摇头晃脑的拉着李治的衣角,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陈青兕并没有见过小孩,却也能猜透他的身份,历史上的章怀太子李贤。
    李治在众人的瞩目下,信步来到了陈青兕的身前,目光却落在镜镜身上。
    “爱卿,这就是令郎?”
    李治身为皇帝,他极少如此关照某人。
    显然这也是封禅终献带来的结果……
    李治最现实不过,到了这一步,他自然要与陈青兕上演一出君臣佳话,成为千古谈资。
    陈青兕道:“却是我家大郎!”
    这个时代大多人都喜欢自谦的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陈青兕却不乐意,从来不以“犬子”称呼他。
    说着轻轻拍了拍镜镜的肩膀,让他跟李治、武皇后打招呼。
    镜镜并不认生,上前了一小步,作揖道:“见过皇帝陛下,皇后殿下,祝陛下长寿无疆,祝殿下福寿双全……”
    李治满意的颔首。
    武皇后似乎听了喜庆的祝福,开心的眉飞色舞道:“好乖巧的孩子。”
    李治问道:“朕记得你叫陈谦?”
    镜镜回礼开心道:“回陛下,小子确实叫陈谦,字相和,小名叫镜镜,镜子的镜。”
    似乎让李治记着自己的名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镜镜!”李治再问:“可知道这镜字的用意?”
    镜镜道:“知道,阿耶希望我能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古为镜……”
    “好,好孩子!”李治赞道:“爱卿可有一个好儿子。”
    陈青兕道:“谢陛下赞誉!”他也不谦虚,道:“臣也是这么觉得的。”
    李治大笑:“早就听说,爱卿爱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说着转身欲走,一旁的李贤却拉住了他的衣袖。
    李治有些不解。
    武皇后却在一旁提醒:“陛下,贤儿求诗。”
    “哦!看朕这记性,贤儿你自己说……”李治满不在乎的说着。
    李贤一脸崇拜的看着陈青兕,作揖道:“贤自小崇拜先生,您的诗文,贤全会背诵,一直期盼先生新作。不知是否有幸,求得先生新作。”
    陈青兕有些惊讶,李贤敢这么说,想来没有的假,他怕诗不达意,弄巧成拙,抄的诗文不多,但为自身利益却也不算少。
    李贤小小年纪,竟能全部背诵?
    果然如传言中的那般,相比仁厚略带平庸的李弘,这个李贤却是天惠之人。
    陈青兕注意到李治眼神中也有小小的期盼,心里明悟,怕这求诗背后,这位大唐皇帝也没少推波助澜。
    想了想,陈青兕求来纸笔,写下了两首诗。
    一首王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