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最先觐见的是勃律国国王没蓬勃。
这一入内,没蓬勃就跪地拜服,虔诚叩首。
西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勃律国,勃律位于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区,扼印度次大陆、中亚细亚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这里是吐蕃进入西域的必经之地,称一句西域门户毫不为过。
自与吐蕃交恶之后,在西域的裴行俭立刻洞察了勃律国地理位置的关键,上书朝廷加深与勃律国的往来,以断绝吐蕃通过勃律入西域之念。
勃律国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在西域一下子就成了有头有脸的存在。
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大唐,只要他多看你一眼,略微的关照,就能让一个国家收益百倍。
勃律国成为大唐的对吐蕃的看门人,风头无两。
此番为表感谢,勃律国国王亲自来中原面圣。
勃律国并没有什么可求的,言语间对于大唐充满了敬仰,再三表示自己的忠心。
想来也是……
勃律国在此之前,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国,地处要地,即应对了一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吐蕃早有夺取勃律国的心思,只是慑于唐王朝的压力,并没有直接出手,而是派人进行渗透,打算夺取青海湖以后,再打通前往西域的要道。
现在青海湖都未能拿下,对于勃律的夺取,自是胎死腹中。
一个被惦记又不重要,远离丝绸之路的地方,注定穷困危险。
然在大唐的关照下,勃律国得到了一定的资源倾斜。
国情天翻地覆,没蓬勃自是感激涕零。
李治问了一些西域的情况,勉励了几句,便屏退了对方。
“贺喜天朝皇帝陛下!”
这次觐见的是龟兹国王子。
大唐在西域设四镇兵马掌控西域,其中安西都护府就建在龟兹,是大唐在西域最关键的盟友。
本来第一个召见的必然是龟兹王,只是龟兹王年迈多病,无力长途跋涉,来的是龟兹太子那利。
龟兹太子的地位自是比不过勃律国国王,故而屈居第二。
那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对朝廷一通赞美,表达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未能亲临的遗憾。
李治照例勉励了几句,然后问西域的情况。
那利也一五一十的作答。
女国、石国、于阗、焉耆、疏勒,西域核心的几个小国先后觐见。
他们都没有多余的述求,对于朝廷是感恩戴德。
陈青兕对此并不意外,因为现在西域真正掌权的叫裴行俭。
这位苏定方的徒弟,或许在军事上比不过他的恩师,可在政治方面的天赋就胜过许多了。
裴行俭将儒家的仁义思想在西域宣扬,并以仁义之法管理西域,对于上下一视同仁,赢得了极大的好评。
因为陈青兕的存在,唐王朝的威望威势更甚……
而将这种威望威势化为实际利益的人却是裴行俭。
李治多次听苏定方赞美裴行俭,也听陈青兕提起过裴行俭,知他是个人才,却不想竟有如此能耐。
在石国国王退下去后,李治感慨道:“西域诸国上下一心,朕心甚慰。”
陈青兕道:“大食国此来必经西域,西域情况如何,想来亲眼所见。西域如此,我们手中的筹码多了几分。”
李治颔首认可,说道:“窦爱卿,回头你替朕拟一道旨意,嘉奖裴行俭。”
西域的安定,让陈青兕心里的底气多了几分。
接下来觐见的是西域核心外围的小国,这些小国因地理实力问题,常以墙头草的形式活跃在西域。
对于他们,李治并没有过于苛刻,小国有小国的生存方式。
尤其是位于强大势力旁边的小国,指望他们不当墙头草并不现实。
他们的述求,也反映着西域最不稳定的情况。
毫无疑问,现在大食国就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一群极其排斥他国文化的宗教国家,是最可怕的。
尤其是在接见了吐火罗的国王以后,陈青兕对于大食国国内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吐火罗的国王多来提跪伏在李治的面前,真心实意的说道:“陛下,大食国的人凶横无比,野蛮至极。他们对于不信大食法的人手段极其残酷,他们将真神安拉视为唯一的存在,不允许世上有别的神。只要有这想法,在他们眼中就是异教徒,是可以屠戮的存在。”
“他们是绝对无法接受朝廷如此开明包容的思想,一旦让他们覆灭了波斯,必定危及西域……”
多来提说的极其诚恳,此番他亲自来大唐就是想做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够说动李治对付大食。
因为他们已经决定要联合拜占庭帝国抢先趁着大食国内乱未定的时候,反攻大食。
这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