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马革裹尸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治也是一位有野心的雄主,想着自己未来能够超越自己那位伟大的父亲。
    这位天皇大帝嘴角便忍不住向上翘。
    “赤玛伦之事,爱卿有什么看法?”
    回归正题,这痛打落水狗的事情,李治那是乐享其成。
    陈青兕道:“吐蕃位于高原之上,易守难攻。不如从中分化,等他们最薄弱的时候,或杀或使之臣服,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不过赤玛伦此人与噶尔东赞是一类人,都心系着吐蕃。可以利用她对付噶尔东赞,但不可依赖她对付吐蕃。她并不可信……”
    赤玛伦可是以一女子之身,撑起吐蕃三代雄主的奇女子。
    论其经历之传奇,并不亚于同时代的武皇后。
    李治怔了怔,说道:“这点,朕倒是不知,会提醒裴卿的……”
    赤玛伦这一条线一直都是裴炎负责的。
    李治也没有想过让陈青兕接手,只是知他是个吐蕃通,习惯性地问一句。
    陈青兕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西方大食。
    苏定方、李绩都已经老了,李治自己也不懂军事,在军事上他唯一信任的唯有陈青兕。
    “吐蕃短期内难成气候,爱卿接下来的重心当在西方。朕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两军对垒,终有输的一方。但面对大食,朕不想输,亦不能输。”
    陈青兕也是面色严肃,现在的情况已经超脱他的掌控了。
    历史上大食最强大的时候,他们主要发展方向是完全避开东方。
    现在本应该是白衣大食四面扩张的时候,可因为唐朝过于强大,威胁到了他们,大食国居然将所有战略重心转移,他们放弃了原定四面征伐的战略,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东方。
    毕竟当今世上能够威胁大食国的,只有东方的大唐。
    这是陈青兕始料未及的。
    既然要打,自少不了筹码。
    西域就是大唐的筹码,至于大食的筹码,目前还不确定。
    因为大唐压根就不想打这一仗……至少在西域完全掌控之前,并不想将手伸得太长。
    只是国与国之间是没有信任可言的,至少大食国不信大唐不会在他们西征的时候,暴他们菊花。
    与其担心受怕,不如先解决不稳定的因素。
    这也是大食国、大唐必有一战的缘由。
    故而此次两国之战不会是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那般,点到为止。
    大唐若是输了,西域不保。
    而且后果会极其严重……
    大食国的文化是完全脱离东方的,他们一旦夺取了西域,将会强迫西域改信大食法,将华夏的烙印除去,会让华夏数百年对西域的开拓,化为虚无。
    这般后果,李治无法接受,陈青兕也是如此。
    至于大食国的筹码,这就得看大唐的胃口了。
    毕竟大唐真输了,还能退回玉门关。
    有两千里沙漠作为屏障退守。
    而大食国要是输了,大唐能够直接干到大马士革跟巴格达……
    “陛下放心,臣绝不会让华夏先贤百年心血,毁于一旦。”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放手去干,有什么需求,直接与朕说,一切事情,以西域大局为重。”
    李治特地强调这点。
    自己面前这位臂膀什么都好,就是很多时候会不顾念大局。
    在这位皇帝的心中大局,跟陈青兕眼里的大局不一样。
    李治心中的大局就是只要对目的有利,可以舍弃一些不重要的东西。
    比如牺牲一些百姓的利益什么的。
    但陈青兕在行事的时候就会避开这些,甚至甘愿为此多走些弯路。这种风格李治并不喜欢,只是没办法,陈青兕不可替代,他也只能容忍。
    陈青兕自然应的极为痛快,他的大局跟李治的大局,有着点点偏差。
    在陈青兕离开大殿之后,李治又召见了新晋宰相张文。
    张文一直是东宫太子府的一把手,官居太子詹事。
    李治此番封禅而归,念张文辅佐太子李弘监国之功,升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身为宰相。
    “陛下!”
    张文一脸正气,一身傲骨,方正不阿,大有昔年魏征之风。
    有人为了巴结他这位新晋宰相,又是太子的老师,赞他可比魏征。
    张文谦虚道:“不敢比魏文贞,能追上戴道公,于愿已足。”
    戴道公也是初唐名相戴胄,生性忠直,犯言直谏,也是一位贤相。
    “爱卿!快坐,寻你来,是研究一下,在渭南开垦新田一事……”
    李治其实更不喜张文,只是张文确实有魏征之风,是辅助太子的最佳人选。
    原本李治是打算一直压着他,让他等到太子登基的时候再起来。
    只是眼下政治任务极重,国库因为封禅,空了大半。
    又需要为与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