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自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语之中就猜到了大概。
    “陛下,青海的局势必须尽快稳定,真让吐蕃占据了青海湖,他上可袭击凉州,断朝廷经济命脉,中可袭击鄯州,直奔金城,毁我运粮道路,下可袭击洮州,直奔秦川腹地。届时吐蕃、大食遥相呼应,我军危矣。”
    李治也知情况危急,只是现在他赖以常胜的将军已经病故,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也去了西域,思前想后,也只有面前的陈青兕可以信任了。
    “爱卿觉得应当如何?”
    面对此问,陈青兕想了片刻道:“臣请战,愿率兵为陛下荡平宵小。”
    关中陇右的诸多能战之将,陈青兕都调往西域去了。
    对于吐蕃,因为论钦陵之死,陈青兕确实少了几分戒心,以为程务挺、席君买、王孝杰三人足以应对。
    却不想会是这种结果,噶尔东赞的能力,完全不亚于他儿子论钦陵。
    除他之外,现在庙堂上还真找不出可用之人。
    “好!”
    李治想来想去,也就陈青兕能够当此重任。
    其他人,他不信。
    “需要调遣什么人,需要多少兵马,多少粮草,多少军备,你直接报个数,朕一一给你备齐。”
    李治有着雄主的魄力,知道现在是非常时刻。
    只要陈青兕开口,不管用什么手段,他都会将物资筹齐。
    “谢陛下!”
    李治道:“爱卿下去准备,朕先下旨为爱卿招募河南河北之健儿……”
    唐朝是府兵制,兵源都在各地的折冲府。
    关中的折冲府兵力最足,但被李绩调去了一部分,还需要一部分拱卫皇城,民间也要留下一部分负责农务。
    所以给陈青兕的兵得向河南河北募集。
    陈青兕离开皇宫,心思沉重。
    唐军这一败,败得真不是时候。
    他心中想的并不是战局,而是李义府的事情。
    他这一出征,李义府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只是李义府终究是小患,青海湖的情况才是大患。
    他对李治说的话并无半点的夸大,就现在的情况,如果青海湖掌握在吐蕃手上,西域必败。
    别说是李绩,就算李靖来了,也无济于事。
    你后方不稳,粮草辎重供应不上,前线兵卒,拿什么打仗?
    陈青兕无心睡眠,回到家中,先整理了思绪,将自己的要求写下。
    翌日一早,陈青兕叫来了周奎,道:“你去请怀英、孟将,让他们夜里来我家里,莫要让人察觉。”
    叮嘱了周奎,陈青兕一如既往的去兵部上值。
    此刻兵部上下大多都知道青海湖战局失利的事情,有些不安。
    毕竟现在朝政没有了李绩,陇右也没有了苏定方。
    但陈青兕坦然自若的态度,却给他们吃了一剂定心丸,均想:“我们还有陈尚书呢!”
    宋令文带着几分忐忑的走进了兵部公廨,在尚书办公署见到了陈青兕。
    “见过陈尚书!”
    宋令文赶忙行礼。
    陈青兕道:“怎么样?在京中这些日子过得如何?”
    宋令文忙道:“回尚书,一切尚可,干了许多事,见识增长了不少。”
    陈青兕毫不客气的拆穿:“那就是没得到重用嘛!”
    宋令文的官职是奉礼郎,属于九品小官没有固定的事情,在吏部挂职。
    什么部门缺人手,就临时征用这些没实事的小官。如果干得好,受到部门大佬的看中,就有调到部门任职的机会。
    当然也有干得好,却得不到重用的。
    宋令文干了许多事,增长了不少见识,言外之意就是老样子。
    宋令文脸上一红,很是惭愧,道:“有辜尚书器重。”
    陈青兕摆了摆手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即日出征青海湖,身旁需要人手相助。你神力无双,留在京中当任文职实在屈才。若能下定决心随我出征,不失为一大机遇。”
    宋令文激动道:“在下愿意!”
    陈青兕道:“不再想想?”
    他记得宋令文早年也有从军的心思,只是身为家中独苗,不便于从军。
    “不想了!”宋令文道:“在京中拜读了杨令明的《从军行》,便以后悔昔年决定,陈尚书赏识,愿给某这个机会,哪敢多想。”
    “好!”陈青兕满意的颔首道:“你回去准备一下,到时候,随我出征。”
    宋令文激动道:“是!”
    他退出大门,想了想又走了进来,带着几分惭愧的说道:“陈尚书可否借我些通宝?置办一些趁手的兵器……”
    陈青兕奇道:“你擅使什么兵器?”
    宋令文道:“越重越好,我不精通武艺,只有一身蛮力。”
    陈青兕想了想,领着宋令文到了后院,指着兵器架上的陌刀道:“你试试它。”
    宋令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