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嬴氏兄弟皆狡诈恶徒,我大赵无齿而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左相隗状手持手术刀,立于监察系统顶端,俯视着那些不愿为嬴政所用的蝇营狗苟之辈!
    国尉魏缭手持剔骨刀,深入军方之中,已在着手对军规军律进行大改革!
    两柄利刃操于嬴政之手,借着战争迷雾对大秦展开了精致的内部手术。
    嬴政并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寄希望于一战灭赵。
    嬴政掀起这场战争只是在为他的政治诉求而服务。
    但下诸国却已尽数紧张了起来。
    魏王增更是慌的一批!
    五年前,大秦攻魏,夺二十余城,设东郡。
    四年前,大秦夺魏国朝歌。
    三年前,五国伐秦失败,大秦夺魏国汲地数城。
    自从魏王增登基以来,魏国就没赢过大秦。
    如今的魏王增早已患上大秦恐惧症,魏国驻秦国行人发回消息的当,一名名骑士就带着求援信从大梁城向下诸国奔赴而去。
    紧随其后的,则是倾巢而出的行人、客,甚至是九卿!
    旬日后,邯郸宫高台之上。
    时年三十岁的赵王偃怎么都算不上老。
    可他却已面色苍白如纸、眼窝凹陷、鼻部红肿,若细细看去,还能看到他脖颈处的那片红色斑点。
    撑着病体,赵王偃依旧壮出王的威仪,肃然正坐。
    高台之下。
    已经年过百岁的魏国典客唐雎发须皆白,但却面色红润、肩宽体阔、以洪亮的声音正声开口:“昔赵、魏、韩一衣带水,结兄弟之盟。”
    “而今,韩已亡,仅剩赵、魏唇亡齿寒!”
    “今秦王政擢灭韩大将长安君率军二十万以攻魏,必是为灭魏而来!”
    “若魏亡,则赵将三面环秦,背腹受担”
    “故而外臣请命,请赵王发兵助魏,此即是救魏,亦是救赵!”
    唐雎的十分诚恳。
    前几年秦国攻打魏国的时候你们不来帮忙也就算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魏国损失些许土地而已。
    但这次你们不来不行啊!
    你们若是不来,我们可能就得亡国了!
    到时候伱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赵王偃面露嗤嘲:“去岁寡人遣庞将军合纵下,魏王却当即拒绝!”
    “寡人本以为魏王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却未曾想,魏王竟然懂得这个道理,甚至在危难之际以这个道理为由而向我赵国求援!”
    “既如此,前番魏王拒绝合纵又是为何?”
    “莫不是因为彼时的秦国未曾发兵攻打魏国?”
    出一番诛心的阴阳之言,赵王偃舒坦了!
    在嬴成蟜攻打韩国的时候,赵王偃就开始调遣兵马意图增援韩国。
    可惜,嬴成蟜灭国灭的太快了,根本就没给赵王偃施展的空间!
    之后秦国内部陷入动乱,赵王偃派出庞煖游诸国,意图组成第六次合纵联盟。
    为了反秦,赵王偃顶着一副病体付出了莫大努力!
    因为在赵王偃看来,那绝对是灭亡秦国的大好时机。
    可最终诸国依旧拒绝了赵王偃的提议,而赵王偃却因重病缠身根本无法独立组织伐秦之战,只能坐视一个大好机会从眼前溜走。
    在赵王偃看来,若不是这群猪队友不给力,秦国早就亡了!
    寡人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一个个推三阻四,落难之际倒是想起寡人了。
    早干什么去了!
    唐雎惭然拱手:“魏已被秦屡屡夺地,国力衰微,纵是有心合纵亦无力出兵。”
    “我大魏君臣本意在修养生息数载,再与诸国伐秦,挽韩之祭祀。”
    “然秦虎狼也!”
    “方才灭韩便迫不及待的再次发兵,我大魏仍未恢复国力,不堪一战啊!”
    赵王偃当即驳斥:“我大赵近些年更是累战于秦,与秦国血战数场。”
    “魏国疲敝,我大赵同样疲敝!”
    赵王偃倒是并非空口白话。
    论失地面积,韩、魏都远超赵国。
    但论战损兵丁数量,韩、魏加起来都没有赵国死的人多。
    赵国与秦国那是真往死里打!
    见赵王偃态度坚定、心情极差,唐雎也知这是魏国有错在先,只得无奈的当先给出条件:“凡赵国援军,我大魏将担负一切粮草辎重所需。”
    赵王偃不话了。
    讨价还价这种事着实不符合赵王偃的身份。
    赵相郭开毫无阻滞的接过话头,瞪大了眼质问:“我大赵的兵去帮助魏国抵抗秦国,由魏国来承担粮草不是应有之意吗?”
    “怎的?”
    “魏王增难道还有意令我大赵出钱出粮再出兵去为他魏国征战?”
    “凭甚!”
    “魏王莫非以为魏国是我大赵的宗主国乎?”
    唐雎认真解释:“王上助魏,非只是在助魏,更是在助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