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嬴政不再只是碍于嬴成蟜的面子来看这篇文章。
    而是迫切的、甚至可以说是如饥似渴的继续向后翻阅!
    待到一卷竹简看完,嬴政如饮甘霖般久久不能自拔。
    满卷竹简一千五百余字。
    然而每一笔每一划的字缝里却都只写着四个字。
    中央集权!!!
    嬴政拍案而起,畅快大笑:“好一篇《扬权》!”
    “好一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此一言,道尽寡人心中所想,诉尽寡人心中所愿!”
    “彩!”
    “大彩!”
    嬴政现在的执政思路便已有了中央集权的影子。
    但嬴政实现中央集权的方法是让各地将《秦律》无法解决的政务或《秦律》本身存在的问题尽数撰写成奏章,交由嬴政亲自决断。
    事无巨细,皆由王决!
    所以嬴成蟜担心嬴政会被累死不是没道理的。
    如果嬴政不作出改变,那么随着大秦疆域的扩张,嬴政哪怕每天工作十二个时辰也不可能批阅完所有奏章!
    大秦广袤的疆域和迟滞的通讯速度也让嬴政根本没办法用这种笨办法去治理整个天下。
    然而今日,韩非却为嬴政送上了中央集权的基石和秘籍!
    嬴政手握竹简,快步走下高台,站在韩非面前拱手一礼:“寡人拜谢先生赠书!”
    面对这个灭亡了韩国的敌国君王,韩非虽然表面淡然,内心深处始终带着几分敌视和抗拒。
    结果嬴政这番态度却把韩非给整不会了。
    韩非做好了嬴政讥讽他只会空谈的心理准备。
    韩非也做好了嬴政嗤嘲他是个疯子的心理准备。
    他都已经习惯了。
    但让韩非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竟是嬴政如此诚恳的感谢!
    韩非表情依旧平静,内心却是翻江倒海的发问:“秦王以为韩某此文有用?”
    嬴政过分亲切的握住了韩非的手,畅快大笑:“何止有用?”
    “此实乃治国之良策也!”
    “仅此一文,便足可令韩先生名传千古,更可治天下千年!”
    “寡人得此文,如获至宝!”
    “寡人得先生,如鱼得水!”
    一篇《扬权》再加上嬴成蟜的举荐,让嬴政十分看重韩非此人,言语间尽是称赞。
    但连嬴政自己都没想到,他这番话说的还是有些保守了。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一思想不止为所有大一统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更是极少数诞生于奴隶制社会末期,不加修改便可纵跨整个封建王朝史,被每一个大一统王朝所青睐,直至新时代仍被伟人高度赞扬、持续使用的指导理论!
    而类似的思想和文章,韩非还有三车!
    面对如此大才,嬴政满心诚恳的求教:
    “韩先生大才,然寡人却多有不明之处。”
    “不知可否请韩先生解惑?”
    话音刚落,苏角就低声提醒:“大王,该朝议了。”
    “三公九卿已于御书房内等候许久。”
    韩非下意识的便说:“朝议要、要紧,秦王先、先忙便是。”
    让三公九卿干等着?
    本公子哪来那么大的面子!
    嬴政却果断摆手:“请诸位爱卿自行商议,议定之后各撰奏章放于寡人案几之上便是。”
    “待寡人得暇,寡人自会阅之。”
    看着嬴政诚恳的目光、听着嬴政果断的声音,韩非的心。
    乱了。
    二十余年的思考和钻研、二十余年的无人问津不被理解,而今终于得到了明主的赏识!
    可为什么!
    为什么认可自己的却是敌国的君王!
    为什么我大韩的王就不能认可本公子的所思所想!
    嬴政诚恳的拱手再礼:“先生所言深得寡人心意。”
    “然,先生所谏之策皆是术。”
    “术,难承也!”
    “可有全此功之法?”
    怀揣着无比复杂的心情,韩非沉声回应:“吾此策可撼国之根基。”
    “若欲竟功,术、法、势缺一不可!”
    “法、势如何展,吾亦已撰写成文。”
    嬴政当即追问:“先生可携此文入秦乎?”
    韩非随意的说:“皆、皆在宫门处。”
    嬴政朗声喝令:“即刻将先生之物尽数送来此地!”
    韩非原本只是带着给故韩王室找条退路的心思而来,本没准备和嬴政聊太多。
    但,他真的好真诚!
    韩非已经年近五旬,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受到当权者如此看重!
    心潮起伏间,韩非忍不住开口:“非所撰之文,皆散乱而不成篇也。”
    “若秦王有意,非可将非之文加、加以梳理,供秦王细细观之。”
    嬴政大喜拱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