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报!~”
“代郡急报~”
汉帝看着手中的军报,下令道:“敲钟,召集群臣议事!”
“咚!~”
汉宫的青铜大钟在几名宦者的拉动下不断发出震动声,清脆深沉的钟鸣声传遍长安,清脆是因为大钟初铸,彰显着这个王朝的青涩,深沉是因为大钟的造型,体现着这个王朝建立在深厚的文明之上。
才搬入不久的汉王朝大臣将领们赶紧穿上朝服,前往长乐宫参加朝会。
一个时辰后,长乐宫前,众多大臣和军将齐聚。
一个宦者扯着嗓子大喊道:
“皇帝曰:宣群臣上殿!~”
众臣按着排位亦步亦趋的走进大殿,只见汉帝刘邦头戴通天冠,身着袀玄朝服,坐北朝南,高位悬坐,其下几阶,太子刘盈恭敬地昂首坐立。
群臣到位以后,按照文左武右,文官头戴进贤冠,身着袀玄朝服,腰佩绶带,以绶带和印区分等级;武官头戴貂蝉冠,身着大红色朝服,同样以印绶区分等级。
到达了指定的位置后,群臣对着汉帝拱手大拜道:“皇帝万年!”如此拜了三拜,汉帝回道:“免礼!”
众臣才回到旁边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见群臣坐定,汉帝将军报由宦者递下,传阅群臣。
只见军报上悍然写道:“燕王臧荼谋反,兵二十万,攻代郡。”
汉帝道:“燕王谋反,朕不得不前去平乱,朕决定不日出征,你们做好准备吧!”
萧何出列道:“不知陛下出兵几何?要带哪些将领呢?”
汉帝道:“朕欲出兵二十万,同时诏令楚王和赵王,各领兵十万,随我出征!”
有大臣道:“陛下!只是一个小小的燕王,何故动用如此大的动作,依照臣看,不如派一大将,领兵出征就好,何必大王亲征?况且,楚王一向听调不听宣,陛下亲帅,风险极大啊!”
汉帝怒道:“看你说这话,就知道是一个酸儒,叽叽歪歪什么?朕说了,即刻出征,还要亲征,怎么?有意见?”
大臣不敢回话,只得俯首帖耳,汉帝见状,没了兴趣,转头说:“张良、樊哙、灌婴、周昌、陈豨等人随朕出征!”
群臣回答道:“喏!”
汉帝摆了摆手,宦者示意高喊道:“退朝!”
见都要离开了,汉帝叫过太子刘盈:“你去将张良和萧何给朕叫回来!”
刘盈领命而去,截住了准备出宫的萧何和张良,领着二人前往偏殿。
“你们知道为何朕要大动干戈吗?”
萧何思索后道:“莫非陛下是想要一石二鸟?”
刘邦点头道:“正是!”
张良也想到了,急忙对刘邦道:“可是因为白国?”
刘邦点头,张良道:“白国可不能轻易攻打啊!一旦做错一步,就会导致白氏与我汉朝分心离德啊!”
刘邦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朕前几日做了一个梦,梦到朕的塌前有一株树木,甚是碍眼,上下塌都需绕行,且还抵挡住了阳光,如此阻挡之物,不剪除它,难道还要等到他不断成长,最终占据朕的床榻吗?”
张良知道刘邦的意思,只好说道:“可是白国不能靠武力解决啊!”
刘邦道:“朕知你之意,但是解决白国又不能放弃使用武力不是吗?就算白王主动放弃爵位,融入大汉,但是他手底下的士卒和大臣也不会同意的不是吗?而朕的武力威胁不就给了白王放弃军队的借口吗?”
张良默然,刘邦继续道:“天下已经乱了很久了,大家都希望稳定下来,朕也不愿意轻动干戈,但是这些问题朕不解决,朕的儿子也要解决,如今朕还活着,还能压制住那些诸侯和功臣。
若是有一天朕不在了,凭借太子的威望,和足以压制他们,到那时还不是要用武力解决?这种问题,宜早不宜迟啊,朕实话和你们说,不消除诸侯王,朕不会安心,大汉也不会安心的。”
张良知道刘邦是对的,但是他也知道不能无故起征伐,说道:“可是白国并没有违反道义,我们没有理由啊!再说了,白氏的名声冠绝天下,贸然覆灭他们,只会让天下人不信任朝廷,尤其是白氏在儒家和墨家的地位,到时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刘邦思索后道:“朕无法忍受白氏持有不受朝廷监督的军队,但是可以让他们在军队中施加影响,这也能提高汉军的战力,而且必须要去王位,没有军队的白氏,才是大汉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张良不断踱步,最后道:“依照我对于白氏的了解,如果有一定的外力压制,白氏可以一定程度上接受这种条件,但是攻打白国的理由呢?”
刘邦道:“你知道朕为何要诏令韩信随军吗?”
张良摇头,旁边的萧何解释道:“莫非陛下是想要韩信以报仇的理由,压制住白国大军?”
刘邦笑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