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人亦有竭战阵破,雾散原是唐船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战等着你们呐。”
    “尊令。”
    显庆五年十月九日,大唐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带领余下大军赶赴百济,成功登陆百济国。
    十月十六日,唐军在苏定方的指挥下,兵锋直至登陆处往东北仅仅十余里处的百济王城泗沘。
    十月十七日,百济大将军扶余真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己方的人数优势,不能龟缩在城池中,使得大军施展不开,应该与唐军在泗沘城外展开鏖战。
    为了抵挡唐军的入侵,百济几乎倾国之力,征召了全国所有的适龄男丁,在泗沘集结起了二十万大军。
    考虑到城中粮食不足以长时间支持守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同意了扶余真的提议。
    拉开架势,与唐军正面对决。
    十月十八日,唐军七万人与百济军二十万人,于王城泗沘以南五里处展开大战。
    不谈军备差距,只谈军制组成。
    唐军以营为小单位,每营八百到一千人,组成小阵;再以军为大单位,一万到三万人。
    分以前后左右中五军,苏定方自领中军三万人,以白义亮领左军总管一万人,选猛将李常在为前军总管一万人,其余三军各有总管。
    如此七万唐军各有所属,使得苏定方如驱臂使。
    虽然此次征战是以左卫三万人为主,再辅以山东、辽东各地府兵四万人,但总归是有过军事训练。
    加上每营组成多是同乡府兵,或长时间在一起训练的卫军同袍,不存在互不相识。
    相对之下,百济军虽空有二十万,但其中七成以上是临时拉到战场的农民。
    又因为缺乏基层将领,只得让一些不熟悉兵事的百济贵族统领,如此各有所属,甚至就连基础的金鼓旌旗都识别不了。
    故而此战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苏定方自然察觉了百济军的弱点,故而在百济大军还没有动作时,就下令全线冲击,不需要什么计策,直接莽过去。
    等到唐军冲击到阵前百余步时,百济军才反应过来,箭矢稀稀拉拉的射了过来。
    唐军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直接将百济军这驾本就摇摇欲坠,即将散架的房屋推倒。
    看着漫山遍野逃窜的士兵,百济王深知,此战败了。
    于是他为了保全性命,当即出城,向唐军统帅苏定方投降。
    而此时,准备支援百济的高丽军,正跨过百济-新罗边界,小白山脉,而倭军正乘着千艘战船,才绕过百济南边海岸线,望北而来。
    得知百济投降,唐军占领百济全境的消息,唯恐被前后夹击的高丽军急忙向北撤回国内。
    倭军也知道仅凭自己一家,无法击败唐军,也选择了原路回国。
    高丽战事至此,以百济国灭告一段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