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宗教征伐聚军心,大夏军饷谋己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夏平宁元年九月
    黔王白昱得到了已经出孝期的大夏皇帝,也是自己的侄子白汐的旨意。
    大夏将在明年年初,协助昆城讨伐大理,让黔王府做好准备。
    十月
    白昱以‘大黑法王’的身份,发布《讨伐异端大理国征召令》。
    征召滇黔路下诸部出兵,随自己一道攻打大明教圣地大理城。
    早就得到天龙寺诸僧人通气的公府诸部,纷纷出兵前来昆城集结。
    原本这些部落眼见昆城危急,态度都变得暧昧起来,以至于去年昆城被围,没有一家来救。
    这次得知朝廷出兵来援,击溃了大理军,深知如今的中原王朝已经可以腾出手来了。
    于是他们又变成了昆城的忠心盟友,拿出自家近半的青壮,赶到昆城会盟。
    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黑法王’白昱、‘赞陀二世’施童陀联袂来到昆城外的军营。
    此时军营中已经汇聚了前来会盟的诸蛮三十一部,兵马来到了三万人。
    虽然是自带干粮,但昆城仍然需要准备一些粮食。
    好在今年白昱通过重修滇蜀线,以滇地特产换得很多蜀地粮食、布匹,足够数万大军半年的开销。
    “大黑天神降下神谕,异端应该得到惩罚,为了来世不再受苦难,你们不应该吝惜你们的力气、智慧。”
    “在‘大黑法王’的带领下,在战场上为大黑天神的荣耀而战斗,保护我们的法,保护我们的神,礼赞大黑天神。”
    随着话音落下,施童陀带着身后的数百名僧人异口同声的开始诵咒、结印、祈祷。
    场面之宏大,堪称大型水陆法会现场。
    校场中,三万部落兵,无论地位高低,此时都盘腿坐在泥地上,沉浸在僧人们的诵咒声中,一脸的平静,祥乐。
    随着将近一个时辰的诵咒、念经声毕,三万士兵站起身来,在各自部主的带领下,齐呼道:“礼赞大黑天神。”
    接着,施童陀等僧人暂且退下。
    白眉白须,顶着锃亮光头的白昱披着素白袈裟,一手转着被盘得发亮的檀木佛手珠缓缓走到台前。
    台下部落士兵们见此,齐刷刷的单膝跪地,左手扶胸,低头弯腰道:“拜见大黑法王冕下。”
    白昱苍老的话语随着传令兵的来回奔走,传到众人耳边:
    “为了大黑天神的荣耀,我将布施三万匹布,给予每一个出征的将士。”
    “为了大黑天神的荣耀,我将布施三十万石粟,给予每一个出征将士的家庭。”
    “为了大黑天神的荣耀,我将布施三千万钱,给予给一个出征将士的部落。”
    “我的勇士们,为了大黑天的荣耀,为了传播大黑派的信仰,战斗吧。”
    “礼赞大黑天神,礼赞阿嵯耶,礼赞赞陀崛多。”
    听到出征不仅可以得到佛祖的加持,来世能够投一个好生,还能得到一匹布、十石粟、三千钱,部落士兵们兴奋了。
    他们跳跃着,呼唤着,挥舞着手中简陋的石制、骨制、青铜制、铁制兵器,不断高声道:
    “礼赞大黑天神,礼赞赞陀施童陀,礼赞大黑法王。”
    昆城的城墙上,自泸州而来的两千泸州卫官兵看着城下这群亢奋的部落士兵,不理解道:
    “这些人疯了吧,难道不知道这次是要攻城的吗?就凭他们手上的这些简陋武器,这和送死也没什么区别吧。”
    “不仅如此,饷钱也太少了吧,一匹布、十石粟、三千钱,这放在内地,连一个普通军户都不会心动吧。”
    在大夏,军饷分三等。
    上等为在开封府当兵的中央禁兵,待遇最好。
    每年有固定的钱粮布盐发放,且在军营用度不多。
    是以普通士兵一年的军饷,足以富足的养活一家老小五口人,并且特殊节日朝廷还会下发赏赐。
    再有距离中央近,升职机遇最多。
    中等为边疆戍兵,除了当地都督府划分的少部分耕地产出,每年朝廷还会拨发一笔戍钱。
    时不时朝廷还会感念边疆军士戍边辛苦,赏赐一笔赏钱,算额外收入。
    普通戍兵一年大半数时间吃住都在军营,所以一年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四口人。
    而且边疆战事多,机遇也多,升职最快。
    下等的为内地的军户,当地都督府一年中只有节日会下发聊胜于无的饷钱添喜,且几乎等不到朝廷的赏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一年中大半时间都在与农田打交道,只有农闲时期要集中在都督府训练。
    他们的收入最低,但屯田中的收获,足以养活一家人,只是生活略显拮据。
    这些泸州卫的普通军士,便是最下等的军户。
    大夏为了充填军队,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在确立都督卫所制后,除了在边疆大量划设卫所,为了安抚地方,在每一个州都设了一个卫,多则五千人,少则一千人。
    这些卫所因为不在都督区,所以统一划归该路的‘兵马司’管理。
    而泸州卫便是属于剑南西路兵马司下属的泸州卫所,归兵部与都督府双重管辖。
    只是这次被调来昆州,朝廷发放了大量饷钱,是以他们的战斗欲望很高,都想要博一个出身。
    或是调往成都都督府享福,或是调往黔涪都督府宣慰地方土人,亦或是调往江陵都督府前线立功。
    “你说,我们要不要请求指挥使大人,让他去找黔王,将我们留下来,也好比回到泸州种田的好。”
    此话一出,在场的军士齐刷刷的看向说话的人,是一名年轻军士,名为朱小二。
    他的直属上司小旗刘义一脸欣赏的看着他:“难你?”
    随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径直前去找更高层去建议去了。
    这时候正是城外集会结束时,没了军纪约束,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小二不愧是老总旗的儿子,脑袋瓜子就是好使。”
    不管城头上众泸州卫军士的议论与期望。
    回到城中的白昱见到了前来助战,并被暂时留在这里的泸州卫指挥使侯文建,得知了泸州卫众军士的心思。
    白昱没有拒绝,并主动提出自己会向朝廷提议,将泸州卫众人划归昆州,并将他们的家属接来。
    至于泸州没有防御力量,重新组建便可。
    反正蜀地有的是人想要成为军户,实现阶级跃迁,毕竟战场上得军功,总比考场上过童试来的容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