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唐同光元年(唐天祐二十二年)
六月
李存勖亲临蒲州,一面命唐军出营挑战陕州段凝,牵制梁军兵力。
一面命谋臣郭崇韬领兵奔赴蒲津城对岸,在黄河东岸修筑新城,以接应同州唐军。
王彦章急率军回攻新城,还用十余艘巨舰置于黄河中流配合作战。
郭崇韬据城坚守,李存勖亦率军自河东县来增援。
王彦章久攻同州不下,又遭遇新城后背夹击,无奈退保风陵渡。
六月三十日
李存勖与同州李嗣源部重新恢复了联系。
七月
王彦章复攻同州,再次被唐军击退,好在收回了渭南县,遂撤师,退保华州。
八月
朱友贞部署四路反击:以段凝攻蒲州、董璋攻太原、霍彦威攻洺州、王彦章攻同州。
打算在十月份向唐国发动总攻。
但因为兵力分散,造成了洛阳的兵力空虚。
九月
宋公白涧应邀唐主李存勖的请求,出兵攻打洛阳。
虽然白涧不同意李存勖称帝,并发檄文谴责,但并不妨碍二者联盟,共同对抗梁国。
九月十六日
宋将康延孝、朱令德自汝州北攻洛阳。
梁伊阙关守将陈延忠投降,并将洛阳军情尽数告知白涧,建议宋军趁虚袭取洛阳。
九月二十日
宋军疾驰抵达洛阳郊外,洛阳军民震动。
九月二十一日
宋将原子昂袭取河阳南城,截断河北梁军南下支援洛阳的道路。
九月二十三日
因为洛阳防守兵力不足,宋军自西南门入洛阳,洛阳失陷。
俘获梁军将校三百余人,迫使洛阳方面梁军退保新安。
十月
因为洛阳失陷,镇守华州、陕州的王彦章、段凝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防备洛阳的宋军。
十月九日
趁着梁军兵力不足,李存勖强渡风陵渡,攻克潼关。
与此同时,李嗣源渡渭水,二下渭南。
王彦章败退郑县自保,被唐军困在渭南河谷。
十月十三日
李存勖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郑县,俘杀王彦章。
是时,诸将都劝李存勖先攻入长安,占领关中诸州,再回防太原,破朱友贞主力。
只有李嗣源则坚持趁梁军后路断绝,兵力分散,先破怀州朱友贞的战略。
随即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怀州进发,并让郭崇韬率主力押后,自己则率小部分军队进入长安,控制梁国朝廷。
十月十九日
李嗣源沿着黄河直下,丝毫不顾沿岸华州、陕州的梁军残部,直抵怀州。
此时怀州河内城仅剩朱友贞的亲军控鹤军士千余人。
李嗣源马不停蹄,直接挥军攻城。
是日,城破,朱友贞自杀。
同日,李存勖抵达长安,长安守将王瓒开城投降。
李存勖自明德门进入长安。
不知是否是天意,梁帝朱友贞,与梁都长安,不在同地,却同日而亡。
是以可以正式宣告梁国灭亡。
十月二十三日
长安周边州县传檄而降,泽潞前线以及相州的梁军将领,也向对面的唐将投降。
李存勖兵不血刃便取得了怀、陕、华、商、虢、卫、相、泽、潞诸州。
至于长安以西的大半个关中广袤地区,则是岐国的地盘。
至此,北方以唐宋东西分治,南方以诸国林立,横霸江淮的格局正式出现。
十月二十八日
宋军尽占洛阳周边地区,晋宋以黄河、崤山、松阳关为界,分而治之。
白涧任命原子昂为洛州节度使,兵额两万,坐镇伊洛,余军皆班师而回。
十二月三日
汴州开封城,宋国公府
白涧与往常一样来到勤政殿处理今日的国务。
只是一进入大殿,便感觉不对。
“政司、军司何在?今日份政务还未了解,何故缺席,值班者何?”白涧召来殿中的记室参赞,不满的问道。
记室参赞连忙大拜回道:“白政司,崔军司都在偏殿等候明公。”
“到了时间不来见本公,反了天了。前面带路,本公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随着白涧拂袖转身向偏殿而去,记室参赞快步跟上,却不敢真的走在前面领路。
不过百余步路,白涧便来到了勤政殿的附殿,也是偏殿。
内侍推开殿门,一迈进去,就感觉气氛不对。
新任政司白展文,同样在今年履新的军司崔少杰。
连带着宣武军节度使、公子白汐,左右布政使简宪文、赵华飞,左右度支使邵宁、苏从贵等宋国三品以上重臣。
宗族府宗令白煜,左宗正、主院正白令,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