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刮骨疗伤的勇气,改革的契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要从管理体制方面做一些改革的话,可能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找一些经营不善额的工厂上面做工作,可能会有更多的代表性。」
    「像是我们厂,现在的经营状况很好,就算是做了一些改革之后有了更好的结果,可能也没有什麽推广的代表性了。」
    「至少其他一些厂的人会觉得没有代表性。」
    「但是如果是一家濒临倒闭,连续多年亏损,或者是上级部门都很头疼的工厂的话,那麽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一旦这种工厂通过实施特殊的改革方案之后,局面出现非常大的改变,那麽不管是上级部门还是兄弟工厂,肯定都会很感兴趣。」
    「这种情况下,它就很适合作为改革模范来存在。」
    江辉一边说,一边看着秦浩的表情变化。
    只要他的表情出现了任何不悦,江辉都不打算继续往下说。
    毕竟他后面要提的方案,放在1980年来说,绝对是很大胆的。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种厂不说全国,就是一机部下属的厂里面就有不少。」
    「特别是这两年的情况开始出现一些转变之后,立马就有了一批工厂的经营状况变得很不理想,完全是靠着部里面划拨的经费过日子。」
    秦浩脑中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好几家工厂。
    汽车局这边,别看首都地区的厂家都因为BJ212的项目而过的不错。
    但是在全国范围来说,还是有许多工厂经营不善的。
    不管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厂,都有不少。
    要是真的能够跟江辉说的那样,让这些经营不善的工厂的情况出现很大的改变,那个意义就太大了。
    「我前段时间也是听说了一些外面的工人们吐槽自己工厂的情况的事情。」
    「对于现在已经陷入到困境的工厂来说,如果预计未来几年都不会有什麽改变,那麽就有必要想一想对这些工厂做一些什麽改革来扭转局面了。」
    「要不然任由这种态势发展下去,这些工厂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不理想。」
    江辉这麽一说,秦浩听了忍不住点了点头。
    道理确实是这麽一个道理,但是应该怎麽改呢?
    「小江,你的思路一直都是比较开阔,眼界也比同龄人要高很多。」
    面对这样子的局面,你有什麽具体的办法吗?
    秦浩乾脆了当的问江辉,看看他有没有什麽解决的方案。
    这个事情如果有什麽结果的话,那麽他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机部下一个阶段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
    到时候做好了,不仅可以在一机部内部推广,还能在全国推广,那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办法其实倒也不是没有,不过估计有点离经叛道,比较让人难以接受。」
    江辉越是这麽说,秦浩反而越有兴趣了。
    既然是要作为典型案例,那肯定是要有点冲击性才行啊。
    小修小补的改革,肯定是没有办法作为全国典型的。
    所以他立马就接着说道:「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上级领导在各种场合明确说过的事情,我们一机部肯定是要坚决贯彻上级的指示。」
    「你不用有那麽多的顾虑,反正今天就我们两个。」
    「如果方案可行,我就回去给周领导汇报,如果不可行,就当我们两个私底下交流,出了门就忘掉他。」
    秦浩生怕江辉有太多的顾虑,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
    这个担忧他是完全理解的,所以为了解除江辉的担忧,他也是把自己的计划给说了出来。
    「秦局,我觉得现在有许多工厂会陷入到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工人们干多干少都没有什麽区别,大家没有什麽工作的积极性。」
    「并且工厂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浪费的情况,也没有谁去特别的珍惜。」
    「再有就是产品都依靠上级部门统一的划拨,按照计划去生产,但是有一些产品其实是需要自己去考虑打开销路,单靠上级是肯定不够的。」
    「还有就是工厂基本上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也没有资金和意愿去开发新产品。」
    「此外……」
    「如此种种,如果不做改变的话,以后出现经营困境的工厂,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江辉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把这些问题都给说了出来。
    反正大部分的问题,秦浩或多或少也是有所耳闻。
    要让接下来自己说的方案得到认可,那就有必要把情况说清楚。
    要不然现状都没有把握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就显得很不靠谱。
    「你说的对,这些问题确实都存在,并且每一家工厂或多或少都有这些问题。」
    秦浩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江辉,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能够说出问题,这不算什麽特别的能力。
    只要秦浩想要调查,许多人都能把各种问题说出来。
    但是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却是没有几个人能够拿出非常让人满意的方案。
    之前八大示范工厂的做法,固然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用在陷入到经营困境的工厂那边,显然是不够看的。
    「对于一些已经陷入到比较严重困境的工厂,我们要想改革的话,那就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
    「要从根源上有非常的改变,才有可能扭转局面,让工厂重新恢复生机。」
    「这两年,农村的土地承包改革,算是农业领域里头最大的变化点。」
    「从各地反馈上来的各种信息来看,这种改革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地还是那些地,种地的人也还是那些人,但是地里面产出的粮食却是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我觉得这个原因,最关键的就是在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我们的工厂改革,也需要紧紧的围绕这一点来展开,才有可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江辉深呼吸一口气,准备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慢慢的抛出来。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年了。
    虽然创业的最好时机还没有到来,但是自己不可能一直等到1992年,那太久了。
    现在先把几年后可以做的一些事情提前一下,凭藉着自己过去的成绩,也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