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进军欧洲,当个搅屎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有绝招没有用出来。」
    「只要哪家车企对我们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那我们就把它们的畅销车拿出来跟路虎G系搞一个碰撞测试。」
    「到时候邀请各路媒体来参加,就算是相关的新闻最终没有办法报导出去,也会给那些车企带来很大的压力。」
    「毕竟在绝对的优势和客观事实面前,他们就算是有能力掩盖新闻,也会有一些内容传出去的。」
    陈晨星这一次去欧洲,就没有打算正常的去卖车。
    在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路虎汽车没有任何的名气,还是一家华夏车企。
    使用正常手法去营销的话,估计没有哪个消费者会对路虎G系感兴趣的。
    为了自己的生存,肯定就要搞点事情出来。
    反正有的时候,黑红也是红。
    只要路虎G系有了名气,哪怕是各路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采购回去做研究对象用车,也能卖出去上百辆了。
    而有了这上百辆的开具,经销商那边的兴趣也会变高。
    到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经销商会主动的跟消费者推荐路虎G系,给消费者介绍它的优点。
    如果再能让一些汽车杂志刊登相关的新闻,那就最好不过了。
    「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到时候热冲压成型零件的推销业务,也可以同时展开。」
    「被你那麽一搞之后,我觉得欧洲车企对于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的兴趣应该会增加不少。」
    「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车企都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不相信欧洲车企还会无动于衷。」
    作为热冲压成型零件技术的发源地,欧洲车企是最早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的。
    按照历史的发展,大众汽车等车企也是最早开始大规模使用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厂家。
    当丰田汽车等东瀛车企还在考虑B柱要不要使用热冲压成型工艺的时候,大众汽车的奥迪等车型已经在一台车上使用了二十多点热冲压成型零件了。
    现在被路虎汽车抢了先,对方在这方面的动作,肯定会更快。
    「没问题,不过欧洲本土的零部件企业,估计也不会无动于衷。」
    「我听说本特勒和海斯坦普那边,都在研究热冲压成型技术。」
    「我们想要跟美利坚市场那样子快速的拿下热冲压成型订单,估计没有那麽容易。」
    陈晨星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了出来。
    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华夏车企也好,零部件企业也好,想要在这里搞出点动静出来,可没有那麽容易。
    特别是现在才八十年代,华夏汽车工业在全球根本就没有什麽存在感。
    「面对不同的市场,我们的底线是可以灵活多变的。」
    「本特勒也好,海斯坦普也好,我们都可以跟他们合作。」
    「成立合资公司也好,技术合作也好,只要能够挣钱就行。」
    「当然了,我们的核心技术,一定要警惕被他们轻易的偷师了。」
    江辉没指望在欧洲垄断热冲压成型技术,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里的汽车零部件行业非常的发达,各种零件都能找到相关的厂家生产。
    南山科技的热冲压成型技术,本质上也是来来源于欧洲,只不过是更快速的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欧洲这边的企业,只要肯投入人力物力,花个几年时间,同样也能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南山科技只不过是抢了一个先。
    这种情况下,江辉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先机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想那麽多了。
    「如果可以接受跟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合作的话,那这个事情就更加好办了。」
    大众汽车等主机厂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初期从华夏出口零件过去,后面在欧洲的合作夥伴那边生产。」
    「我们通过销售热冲压成型材料丶模具或者相关的生产线来实现额外的收益。」
    「指不定还能让这个合作案例成为出口创汇的一个标杆案例呢。」
    陈晨星稍微想了想,就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搞头。
    这几年,几乎都是国内的各个工厂在想办法从国外进口设备。
    如果宝马汽车集团可以把热冲压成型生产线打包卖给欧洲的零部件企业,那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
    通过这种交易,宝马汽车集团还能在生产线上面挣一笔钱,把欧美公司对华夏企业做的事情,反过来用在他们身上。
    明明是几千万人民币的生产线,可以按照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去销售。
    这背后的利润,绝对是非常可观的。
    后续南山科技完全可以利用卖设备挣回来的钱去实现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从而一直确保自己在热冲压成型领域的领先地位。
    ……
    跟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