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破天荒的改革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工厂扭亏为盈,不能让工人的收入提升,那麽谁敢支持这样子的改革方案?」
    「至于经营状况很好的厂子,更是不可能加入到这种改革对象之中。」
    何清泉虽然也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但是看问题的高度肯定是比唐日月要高一些。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政策的制定者,自己会考虑哪些东西,会担心什麽内容。
    这麽一想,那麽本次政策上面的一些苛刻的条款,似乎就能够理解了。
    如果这样子的条款之下,改革都还能取得成功,那麽绝对值得大规模的推广。
    如果失败了,那也是一次没有什麽损失的尝试。
    唯一的损失就是承包这个工厂的人,估计要背负一大笔债务了。
    因为承包合同里头可是会明确要求相关人员承诺的盈利,如果没有达成,那麽这部分盈利的一定比例是要由承包人去背负的。
    相当于你承包这家工厂,就是承诺了会盈利。
    一旦承诺没有实现,那就要承担一定的债务了。
    虽然不是承诺盈利10万元,到时候没有盈利的话,这10万元都要你负担。
    但是哪怕只是负担10%,那也是1万元。
    1980年的1万元,绝对可以让无数人望而生畏,能够压垮无数的家庭。
    这应该本次改革最大的困难点了。
    许多人就算是有想法试一试,有信心试一试,但是面对这种风险,也会选择退缩。
    就像是后世的创业,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哪怕是有许多想法,也不敢轻易的尝试。
    反过来,如果是家庭条件很好,试错成本很高也无所谓,那就可以随便试一试了。
    很显然,江辉就是属于可以轻易的承担试错成本的少数人。
    「道理是这个道理,一机部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只是这麽苛刻的条件之下,我感觉这一次的文件,最终可能白发行了。」
    唐日月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去考虑承包一家这样子的工厂。
    这个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除非是像首都汽车附件厂这种经营状况很不错,前景明朗的工厂,才值得去冒险。
    「先看看情况吧,估计清单中的这些,肯定是有一些厂没有人承担的。」
    「到时候一机部很可能会考虑降低一下承包的条件吧。」
    「亦或是有哪个厂被人承包之后,局面很快出现了改变。」
    「那样子才能刺激到更多的人去冒这个风险。」
    不得不说,何清泉的这个判断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也算是示范的意义。
    本身这一批的工厂就是作为示范的存在,在示范清单之中其实也是需要一两家示范中的示范工厂的存在,那样子事情才能动起来。
    何清泉能够看到这一点,一机部那边自然也是看到了。
    「老秦,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收到任何人关于这一次改革的报名申请,我们是不是把江辉叫过来沟通一下?」
    周建这一次是作为改革的牵头人在强力的推进这一次的事情,自然是非常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所以心态上面难免就有一些患得患失了起来。
    他怕申请的人太多,显得一机部这边给出的条件太好,被人攻击。
    他也怕没有人申请,让他主推的这一个改革成为笑话。
    那种纠结的心态,让他这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领导,改革的内容和清单工厂才公布几天的时间,大家肯定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研究和调查了解。」
    「我们要不要再等几天看一看?」
    「如果还是没有人有动作,那麽就请江辉毛遂自荐,自己先提出来。」
    「反正这个方案是他提出来的,这一次他在美利坚又挣了一笔钱,完全有实力去承包一家工厂。」
    秦浩略微一思考,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