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他们也在搞电脑和手机,这肯定也是一个风口。」
「不过我们还不适合直接跟他们竞争,而是要围绕着他们的风口,寻找周边的机会。」
「程控设备等各种相关的基站设备,就是典型的周边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生产商品,我们提供设备一样。」
「这是完全可以加深一下双方合作的事情。」
任总在深城待了好几年了,对宝马汽车集团在深城的影响力有着充分的认识。
对于江辉这个人的能力也算是有了很直观的认识了。
既然跟着对方的节奏发展能够获利,那肯定不要犹豫啊。
「不过我们刚刚从南山软体那边挖了人过来,会不会让对方不高兴?」
梁化有点担心的问了一嘴。
不过任总对这个事情却是看得比较透彻,「这段时间连机关单位都在鼓励大家下海。」
「我听说宝马汽车集团那边也有一些员工离职出来创业。」
「没有听说过他们有任何相关的阻拦行为,甚至个别员工创建的企业,还获得了扶持。」
「这说明江辉对于员工离职这个事情,看得是比较开的。」
「至少在出现能够跟他们竞争的企业之前,江辉是不在意的。」
从各种各样的消息里头找到对自己有用的消息,然后给出分析判断意见。
这也算是非常难得的一种能力。
毫无疑问,任总在这方面是做的很不错的。
听了这些分析之后,梁化也算是放宽了心。
……
「小江,你这个做法是对的。」
「现在下海的风潮已经起来,如果员工想要离开,阻拦是没有意义的。」
趁着去首都开会的机会,江辉肯定是要跟老丈人好好的交流一下。
一方面是汇报一下集团最近的发展情况,把改革一线城市那边的信息也及时的让朱建生知道。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把握一下最新的一些政策的内容。
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背后都是有一个酝酿的过程。
有的时候,这个过程还比较的长。
如果能够提前把握一些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绝对是非常有好处的。
江辉倒是没有打算通过这些方式来让宝马汽车集团额外的获利。
但是现在的情况跟历史同期已经发生变化,江辉自己的个人经验,有的时候也不一定适用了。
所以提前了解一下情况,肯定是没有坏处。
「在我们集团内部,除了少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之外,其他员工都是来去自如的。」
「让更多的人去外面看看,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好。」
「毕竟如果是其他的企业,各方面条件比我们好的很少。」
「而如果选择自己创业的话,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
「机会虽然也很多,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创业的。」
「这些人里头肯定会有人创业成功,但也一定会有失败的案例。」
江辉很是笃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这麽说也是有道理的。」
「那些人亲身体会之后,各种案例也肯定会在公司内部传开。」
「到时候这些人的话比什麽都有说服力。」
朱建生见江辉真的很看得开的样子,心中也是大定。
鼓励下海是符合现在大政方针的事情,要是江辉阻拦集团员工,虽然也不违法,但是传开了终归不好听。
「今年下海的这批人,也许将来在华夏经济发展历史上,都会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存在。」
「不排除有些人今后是会比较成功,甚至成为经济圈的代表人物。」
「跟他们打好关系,也不算是坏事。」
「后续我准备结合时机成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专门投资一些新崛起的企业。」
江辉知道自己不可能什麽行业都去做的。
未来十年之内,他的基本盘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把宝马汽车集团丶珠江科技丶岭南半导体和南山钢铁厂搞好,就足够了。
再往后,等到技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就有必要考虑如何进一步的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有些行业,自己虽然没有必要直接成立公司去搞。
但是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影响。
挣钱对他来说,已经就是一个数字问题。
影响力可以通过间接掌控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子也不显得太过于招摇。
真的跟三星在高丽一样,各行各业都涉及的话,在华夏肯定是行不通的。
「你这个考虑还是非常有新意的。」
「许多创业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会碰到资金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