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这个消息准确吗?」
朱建生没想到自己女婿居然会说出这麽一个消息。
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机械工业委员会,又要进行兼并重组?
不过考虑到这两年的情况,他又觉得一切都正常。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变化都是很正常的。
毕竟上级也在不断的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确认哪一个方案才是最适合当下的需要。
「应该还是比较准确的,估计明年就会正式的实施。」
「并且我觉得这个变化也不是最终的变化,很可能今后会把更多的部门推向市场。」
江辉这麽一说,朱建生立马追问了一句,「推向市场?什麽意思?」
市场经济的提法,这几年很是热门。
国内也已经开始在为加入WTO做努力,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努力的过程要那麽的长久。
但是从1978年开始,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许多东西都在改革。
市场经济的说法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大势所趋,许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就是会把一些专业的事情成立专门的公司去运作,而不是现在那样子。」
「比如兵器工业,可能会成立一家兵器工业总公司来管理全国各地的工厂。」
「这就像是国外的一些大企业集团一样,集团公司管理下面的各个工厂。」
「当然了,国内的工厂那麽多,肯定不是一两家公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到时候也许会有航天丶航空丶兵器丶船舶丶重工等各种各样的集团公司出现,替代原本一机部到八机部的各个职能。「
跟自己的老丈人提前说这些发展方向,对他今后做一些判断和选择肯定是有帮助的。
碰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至于那麽的慌张。
未知是最让人恐惧的。
如果发生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推断的方向在发展,那麽大家心中就会很有底气。
到时候他大概率会跟江辉进一步的商量一下自己应该怎麽选。
毕竟这个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江辉的预测的话,那麽江辉能够预测到再进一步的发展,似乎也说得过去。
「真的要是这样子的话,那今后的变化可就真的非常大了。」
「我这个副委员长的位置,似乎也坐不久啊。」
朱建生倒不是真的很留恋这个位置,而是觉得自己的许多想法有机会在更多的工厂落实下去,心中颇为窃喜。
「不管怎麽变,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是不会变的。」
「现在兵器工业的发展整体上是不理想,压力非常大的。」
「爸爸你这几年分管兵器工业,只要能够扭转一些局面,到时候功劳上级肯定可以看到。」
「甚至接下来正式的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是问题不大的。」
「反正你们现在的负责人年底就要退休了吧?」
江辉这麽一说,朱建生眼前一亮。
以他现在的资历,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倒也不是没有机会。
他能够从首都理工大学调过来,本身就是有领导赏识的结果。
要不然哪里那麽容易呢。
虽然他的年纪不算小,但是跟同时期其他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相比,绝对算是年轻力强了。
「兵器工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你也是很清楚的。」
「你有什麽具体的建议吗?」
翁婿两人既然聊开了,自然要多交流一下。
他新官上任,肯定也是想要烧个三把火出来,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要不然的话,他在新的机构里头想要快速的展开工作,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不过他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首都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军工背景的高等院校,历年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进入到了各个军工系统。
各个兵器工业相关的工厂里头,几乎都有首都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
这些人天然上就跟朱建生这个曾经的校长有更多的亲近感,会向朱建生靠拢。
要不然,别人看到你是首都理工大学毕业的人,也很难相信你跟自己的关系会比跟朱建生更好。
「爸爸,我们国内的兵器工业,大部分都是从北极熊那边学习过来的。」
「特别是现役的许多装备,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亦或是轻武器,几乎都是在北极熊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甚至直接就是拿着对方的图纸过来改了一个型号名称之后进行使用。」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之前几年即使是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也没有从对方手中引入特别多的军工技术。」
「毕竟体系不大兼容,引入的代价太高。」
「对我们来说,继续结合北极熊的武器风格,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