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重视的市场。」
「如果我们现在进入,那就相当于跟他们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到时候晶片代工业务基本上就没有什麽发展起来的希望了。」
江辉这麽一说,朱玲倒是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没有谁会去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发展壮大。
到时候台积电这家单纯做晶片代工业务的厂家,就会有巨大的优势。
而岭南半导体则是被人嫌弃。
「那你是怎麽打算的呢?」
夫妻之间,也没有必要猜来猜去。
有疑问,直接询问就是了。
朱玲本来就不是那种忸怩的人。
「在我们的晶片设计和生产工艺没有追上国际主流水平之前,我们先不进军计算机和移动通信市场。」
「要不然到时候搞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尴尬了。」
「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积累之后,岭南半导体跟国际主流水平的差距应该可以大幅度的缩小。」
「南山设备那边的光刻机技术,应该也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到时候我们再开始生产电脑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也还不迟。」
「现阶段国内的消费能力,电脑这种昂贵的东西,个人也还是用不起的。」
「十年后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朱玲面前,江辉自然是没有什麽好隐瞒的。
广积粮,缓称王。
先把自己的实力提高起来,然后再跟人家抢蛋糕。
这无疑是比较妥当的方案。
别看过去几年个人电脑市场发展特别的快,但是每年的销量跟后世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同样的,手机这些市场也是如此。
现在还属于大哥大和BP机的天下,再过十年才能轮到行动电话爆发。
那个时候开始进军市场,也没有那麽敏感。
毕竟市面上已经有那麽多的竞争对手,不管是晶片厂家还是电脑厂家,都不会那麽在意了。
真要是那麽在意。
那麽后世三星电子就不可能获得苹果等各个公司的代工订单了。
它们之间可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样子倒也可以,只是岭南半导体那边,刚开始的时候压力就会比较大了。」
听了江辉的解释,朱玲没有再纠结。
不过她对岭南半导体的发展,还是有点担心的。
按照江辉的规划,半导体产业将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每年的各种投资金额,都会超过1亿美元。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是挣钱,能够不亏钱就很不错了。
这样子的局面跟其他事业比起来,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整个华夏的民营企业,现在不挣钱的还真是少见。
市场上随便搞一种产品,都能挣到钱。
要不是知道江辉做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定一定是有深意,朱玲估计都要站出来反对了。
「其实也不见得有你想的那麽困难。」
「岭南半导体那边刚开始完全可以依靠晶片代工业务来发展壮大,培养自己的人才。」
「将来自己的人才规模上来了,经验上来了,想要提升技术水平就没有那麽难了。」
「并且通过代工的过程,我们也能从客户那边学习到不少的东西。」
「甚至把一部分客户的工程师直接挖过来给我们干活。」
要代工生产一款晶片,肯定是需要掌握全套的技术资料才行。
要不然你怎麽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出来呢?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岭南半导体的员工的技术水平,肯定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的。
再迭加今后国际环境的变化,江辉还是很有信心的。
……
「欧德宁,董事会已经正式的决定淘汰一部分的落后产能,把资金全力集中到最先进的晶片制程研究和生产之中。」
「今后我们在计算机领域保持一直领先的地位,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一些相对落后的CPU,在市场上也还是有需求,我们没有必要直接放弃。」
「这部分的生产就交给通过了你们验证的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
英特尔内部,也是很快就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在欧美的这些大企业里头,隔三差五的调整一下发展战略,砍掉或者削弱一些业务,算是很常见的事情。
现阶段,将相对落后的一些晶片生产在内部砍掉,相关人员转移到高端晶片上面去。
就算是符合英特尔调整战略的事情。
「没问题,我们跟采购部门会一起合作,让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都开始给出我们这一批晶片的代工生产安排和报价等相关的信息。」
「到时候我们会结合QCD方面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