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将来要是知道这些设备和原材料几乎相当于不要钱,那麽大家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不过对于朱建生来说,现在位置已经坐稳了。
肯定不能一直都靠这三板斧才行。
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江辉抛出来的第二个阶段的新动作。
别人不知道,江辉还能不知道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情况以及上级的支持情况?
「民营企业做事情确实是很灵活,上级也支持它们的发展。」
「不过像你们这样子优秀的民营企业,还是太少了啊。」
「不少企业,甚至都惹来了一些非议呢。」
朱建生的消息渠道很丰富,听说了许多各种企业的情况。
其中肯定也有不好的消息。
「现在许多地方的就业情况不是特别的理想,发展民营企业,可以非常好的促进就业。」
「按照我的预估,只要大力促进这方面的发展,那麽将来民营企业的就业数量可以反超国企。」
「并且可以促进更多的农民从地里面走到工厂之中。」
「搞经济的都知道,单靠我们这种小农经济,农民是很难创造很大的价值,也很难发家致富。」
「特别是在南方,不少地方平均一个农民的土地还不到一亩地。」
「单靠这些土地,也就只能保证不饿肚子,想要发财是不可能的。」
「而这些农民要是能够进工厂的话,不管是去哪个工厂,收入肯定会比地里面要更多。」
「就算是去到一些黑心的民营工厂里头,一个月挣个二三十块钱,也比种地挣得多。」
「何况伴随着企业的增加,整个行业的工资水平会快速的增加。」
「到时候可以让更多的人变得不是那麽贫穷。」
江辉知道要说服朱建生接受自己的这个想法,肯定是需要一些理由才行。
要不然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是很有可能跌落神坛。
那肯定不是朱建生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江辉希望看到的。
「把农民从土地里面解放出来?」
「这样子的话,岂不是到时候就业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虽然这几年因为经济快速发展,知青回城带来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
不过八九十年代是六零后这个出生人口开始爆炸的年龄段的人开始走入社会的年代。
所以朱建生才非常的慎重。
「爸,让农民从地里面解放出来,去工厂里面工作,这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并且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行为,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机会和待遇的时候,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的事情。」
「现在我们已经慢慢的开始融入到国际经济交易之中,利用低廉的成本优势,在服装等产业,完全是可以大力发展起来。」
「到时候需要的人口数量,也是非常夸张的。」
「但凡是对人力成本比较敏感,技术含量又不是很高的行业,未来几年都是民营企业的机会。」
「部委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到时候绝对会给华夏带来很大的影响。」
江辉态度非常坚定的继续劝说朱建生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机械电子工业部掌握的各种资源和工厂非常的多。
在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的时候,它们的下属工厂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是如果这些厂能够利用好自己手中的资源,跟民营企业展开合作的话,也许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可以鼓励自己企业内的员工出去单干,创造出一批典型案例出来。
这完全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事情。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不过你说的这个事情影响巨大,我要在部里面讨论一下,然后跟上级汇报之后再展开。」
朱建生对自己女婿的眼光还是有信心的。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比较敏感,他肯定也要慎重一些。
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人攻击。
要是再过几年,这方面的担心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